高校大学生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影响路径——基于浙江省的QCA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4

高校大学生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影响路径——基于浙江省的QCA分析

方毅杰 林日迪 胡静怡 钦丽温 张哲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诸暨市  311800)

摘要 未来乡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为样本,采用fsQCA方法,探究影响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核心条件及条件变量组合。研究发现,无任何单一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充分必要条件;存在多条影响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的路径;独生子女、户籍性质、高校性质、专业性质、学历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核心条件。研究认为,非农林类高校及非农林类专业需加强大学生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主题教育;高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就业创业仍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需精准施策,以激励高校大学生会“到乡村去”、在乡村“留下来”及能在乡村“干得出业绩来”。

关键词大学生;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因果路径;fsQCA

引言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强调未来5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未来乡村需要走出一条以人才赋能产业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高校大学生是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发展不仅能满足自身工作的需要,且能推动未来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文献调研表明,有关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成果尚不多见,相关案例及实证研究鲜见。本文认为影响高校大学生前往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的因素必然很多,既需要识别核心因素,也需要找到影响结果产生的原因组合,旨在为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影响因素的政策优化提出对策与建议。

1研究设计

1.1研究方法

定性比较分析 ( QCA) 是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取向、将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QCA 方法由社会学家 Charles C.Ragin和查尔斯 C.拉金教授开创和发展完善。QCA能有效地避免单一范式研究方法的缺陷。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通常为非线性、多样化的,QCA 方法不仅可以分析单因素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可以深入分析原因组合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可以根据研究结果追溯到相应的案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QCA方法适合于小、中样本研究,它对样本的数量要求远低于一般的因素分析模型。QCA方法操作流程包括变量的选择、典型案例的选择、数据校准、单个条件的必要性分析、构建真值表、组合分析、结果阐释等步骤。

1.2条件变量选择、赋值与校准

在QCA方法中,自变量被称为解释(条件)变量。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显示,导致高校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的解释变量众多,本文研究选取个人特征、教育环境以及未来乡村政策环境感知程度等因素对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产生的影响。个人特征因素包括性别、独生子女、户籍性质;教育环境因素包括高校类别、专业性质、学历;未来乡村政策环境感知因素表现为高校大学生对未来乡村的了解程度。

1.2.1个人特征因素

(1)性别(xb)。(钟云华等,2019)研究发现男性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比例比女性大学生高21.5%,这表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存在显著性别差异。[1]本文借鉴现有研究结果,根据该条件的数据类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据集。据此,样本性别变量选择男性的赋值为“1”,选择女性的赋值为“0”。

(2)独生子女(only)。由于城乡差异存在,社会难以对农村工作产生正确认知,家长出自于对独生子女的爱护,会更希望子女拥有更好的未来。因此,大学生个人选择到乡村就业创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更难以从家庭中获得支持。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集。据此,独生子女赋值为“1”,非独生子女赋值为“0”。

(3)户籍(huji)。(董海等,2017)从社会资本视角考察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影响显著;相比城市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在选择城市中就业时,由于其社会资本处于劣势,因此他们到农村就业的意愿相对更强。[2]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集。根据此方法,对于样本的户籍变量,选择农业户口的赋值为“1”,选择非农业户口的赋值为“0”。

1.2.2教育环境因素

(1)高校性质(nlgx)。当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产业需求匹配度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需求与农村就业市场不能较好地匹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及模式等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及未来就业的偏好,农林类高校毕业生自然就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主动承担起实现乡村振兴的义务与责任。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集。据此,将农林类高校的赋值为“1”,非农林类高校的赋值为“0”。

(2)专业性质(major)。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理念的人才是急需的;而在高校毕业生中,农林相关学科的毕业生有着较高的农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将农村资源与“互联网+”“智慧农业”结合起来,成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集。据此,将农林类专业的赋值为“1”,非农林类专业的赋值为“0”。

(3)学历(degree)。(易文芳,2019)研究发现学历高一层次的返乡意愿为低于一个层次的0.462倍。[3]根据该条件的数据类型,运用四值模糊标准进行层段划分(0,0.33,0.67,1),将大专赋值为“0”、本科赋值为“0.33”、硕士研究生赋值为“0.67”、博士研究生赋值为“1”。

1.2.3未来乡村政策环境感知因素

就业环境一般指在时间和空间上所有可以在劳动者就业行为上发挥作用的外部因素的总和。高校大学生对未来乡村的了解程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选择。未来乡村具有十大应用场景,利用李克特量表问卷测量高校大学生对未来乡村十大应用场景的了解程度,分为“非常了解”、“很了解”、“一般了解”、“很不了解”及“一点也不了解”,对应的赋值为5、4、3、2、1。

依据Wei Jee Ong, Michael D Johnson(2021)[4]的校准标准以及案例的实际情况,利用AVERAGE函数,求出均值(3.11),通过STDEVPA函数计算此变量的标准差(0.87),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完全隶属度(3.98)、交叉隶属度(3.11)、完全不隶属度(2.24)。

1.3 结果变量的选择、赋值与校准

在QCA方法中,因变量被称为结果变量,本研究的结果变量是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意愿(yiyuan)。该结果变量包含有12个测量指标(题项),利用李克特量表问卷测量高校大学生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意愿,分为“非常愿意”、“很愿意”、“一般愿意”、“很不愿意”及“一点也不愿意”,对应的赋值分别为5、4、3、2、1;取12个题项的均值做为测量值。同样,依据Wei Jee Ong, Michael D Johnson(2021)[4]的校准标准以及案例的实际情况,利用AVERAGE函数,求出均值(3.69),通过STDEVPA函数计算此变量的标准差(0.78),分别计算出他们的完全隶属度(4.47)、交叉隶属度(3.69)、完全不隶属度(2.91)。

1.4典型案例的选择

QCA可以处理大、中、小等不同规模的样本数据。所选案例并非随机的,应具有代表性、多元性,且QCA样本数量与因素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案例的数量一般为中等样本(10~100个),相应的解释条件变量一般设置为4~7个。[5]本研究条件变量设置为7个,为了样本的覆盖度和充分性,以浙江省内高校大学生为抽样框,通过问卷星、邮箱、社交软件等发放电子问卷。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剔除填写所用时间过短、所选选项高度一致以及存在明显逻辑冲突等无效问卷,最终选取符合案例条件的样本198个。

2结果与分析

2.1单项前因条件的必要性分析

在对条件进行组态分析前,需要对各个前因条件的“必要性(Necessity)”进行逐一的单独检验。一致性是对必要条件的检测的一项标准,当一致性大于0.9时,则该因素可以判断为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Ragin and Fiss,2008)。运用fsQCA软件进行单因素必要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前因条件的一致性水平都小于0.9,不存在影响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的必要条件。

2.2 QCA条件组合分析及结果解读

组态分析可揭示由多个不同组态引起的结果。根据 QCA 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本研究 7个变量,在逻辑上存在 27个可能的条件组合。通过真值表的构建,将样本频数阈值确定为1,一致性阈值选取0.80,得到复杂解、简约解和中间解。

以中间解为主、简约解为辅,将同时出现于中间解和简约解的要素列为核心条件,仅出现在中间解而未出现于简约解的要素列为边缘条件,分析得出6条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意愿的影响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单个解(组态)还是总体解的一致性水平均高于可接受的最低标准0.75,其中总体解的一致性为0.982,总体解的覆盖度为0.357。以下为具体路径的分析:

(1)路径一:~xb*~nlgx*~major*~degree*~only*huji

以户籍性质为单一核心要素主导的路径能够推动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数据分析发现,农村户籍大学生有着更高的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的意愿。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大学生所拥有的大部分资本受到家庭的影响,故家庭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影响,无论是就业地域、就业领域、工资待遇还是工作前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户籍的大学生,农村中的资源显然是更为丰富,对家乡的情况了解更多一些。相较于城市籍大学生,他们在城市中缺乏社会资源,就业创业相对来说出于劣势。

[6]此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拥有着农村户籍的大学生相对城市籍大学生对农村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熟悉农村的风土人情和资源状况,并且对农村有着天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对于农村的偏见也更少。[7]此外,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也能够唤起大学生回馈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2)路径二:~xb*~nlgx*~major*degree*huji*~liaojie

在学历条件的辅助下,以户籍性质为核心要素的路径能推动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该路径表明在户籍性质发生主导作用的情况下,高学历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发展的意愿更强。高学历体现大学生接受教育水平,其对乡村发展的理性认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8],其对未来乡村发展有着更为客观的认知。高学历的大学生在未来乡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也是乡村人才的振兴,受到高层次教育的大学生作为一种人才资源,能够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定的人力支撑。[9]

(3)路径三:xb*nlgx*~major*degree*only*~huji

以独生子女、高校性质为核心要素,辅以性别和学历的路径能推动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该路径表明,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相较于非独生子女更愿意去乡村就业发展。独生子女在思维上更为独立,对环境的接受能力强,勇于发掘自我,能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去乡村实现自我价值。在农林类高校中,有相当数量的一部分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到乡村发展。身为农林类高校的大学生,能够依托高校资源,更好服务于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作为农业类高校中的一份子,他们出于使命感、责任感,愿意到农村去贡献自己的力量。[10]该路径中,高意愿去未来乡村就业发展的大学生中,更偏向男性。由于受到家庭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男性在农业领域中更为认同、以及自我主观意愿的三重因素下,女性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的意愿不充分。[11]

(4)路径四:xb*~nlgx*~major*degree*only*huji

以独生子女、户籍性质、学历3个核心要素为主导,加以性别作为辅助的路径能推动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该路径表明独生子女、农业户籍、高学历三种核心因素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的意愿。

(5)路径五:xb*nlgx*major*degree*~only*~huji

以性别、高校性质、学历为辅助,专业性质为核心要素的组态路径能推动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发展。该路径下,农林类专业大学生有较高的意愿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急需更多懂农林技术的人才,农林类专业高校大学生拥有该方面丰富理论与实践知识,从就业创业专业对口的角度看,两者有较好的契合度。

(6)路径六:~xb*nlgx*major*degree*~only*huji

以户籍性质、高校性质、学历为辅,专业性质作为核心要素主导形成的组态路径能推动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发展。

3结论与启示

3.1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fsQCA方法,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为样本,选取性别、独生子女、户籍性质、高校性质、专业性质、学历及对未来乡村了解程度等7个(条件)变量,探究影响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核心条件变量及条件变量组合。研究结论如下:

(1)从总体上看,性别、独生子女等7个因素都不能单独作为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必要条件,说明单个要素并不构成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的瓶颈。

(2)独生子女、户籍性质、高校性质、专业性质、学历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的核心条件变量;对未来乡村发展的了解程度并未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意愿的因素。

(3)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组合形成了6条驱动路径,以“殊途同归”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4)拥有农林类高校、农林类专业、农村户籍、较高学历、独生子女等特征的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更高。

3.2实践启示

(1)高校层面

数据分析表明,农林类高校及农林类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到未来乡村就业创业意愿较非农林类高校、非农林类专业高,该状况与大学生在校所受的教育有较大的关系,除了与专业相关外,更离不开高校的“立德树人”。笔者认为,非农林类高校及非农林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亦有很大的用武之地,非农林类高校及非农林类专业需加强大学生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主题教育。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深入挖掘与“三农”相关的思政元素;通过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大学生更多地从事“三农”实践;组织大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乡村振兴大赛、挑战杯等重量级学科竞赛,引导大学生结合“三农”实践选题与创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鼓励在校大学生团队从事“三农”相关创业项目;学习乡村创业的大学生典型事迹,培养大学生从事“三农”创新创业精神。除以上抓手外,高校还可发挥辅导员“思政线”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积极开展未来乡村的调研,让高校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状况及各类优惠政策等等,时刻关注、关爱、关心“三农”,增强乡村情怀。

(2)社会层面

多年以来,高校大学生具有选择城镇及非农工作就业的偏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差异使得高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意愿不高,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人才缺乏。一方面,大学生毕业时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决策往往受身边社会环境的影响。乡村经济当前正处于大力发展当中,但传统观念仍在,“三农”仍是“苦、脏、累、收入低”等的代名词,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返乡入乡受家庭反对。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遭受挫折,在乡村却得不到理解、包容、关爱与支持。因此,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营造相当重要,需要各级政府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相结的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让全社会学会用辩证思维去看待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社会培养健康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及就业创业观,以改变高校大学生中城镇户籍不入乡村、非农林类专业不入乡村的困境,以促进未来乡村的快速发展。

(3)政府层面

如何真正提升高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水平,离不开政府战略部署、资源优化配置及政策支持。首先,政府需加大调研力度,精准施策,并优化完善现有政策,提升返乡入乡大学生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待遇。针对非农林高校及非农林专业毕业生、不同户籍性质高校大学生、独生子女、高学历大学生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提供专项政策。其次,加大校地合作力度,政府与高校协同搭建向乡村输送人才的通道与平台,加大对农林类高校及农林类专业建设投入,让返乡入乡高校毕业生实时地享受母校提供的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最后,政府需着力构建高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优良环境,培育社会大众对高校大学生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正确认知。总之,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需激励更多高校大学生“到乡村去”,并让更多高校大学生能在乡村“留下来”、“干得出业绩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这也是未来乡村健康持续发展期望所在。

参考文献

(1)钟云华,刘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 的影响因素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9 (8):88-97.

(2)董海,陈红梅,康敏,鲜恩英.西藏地区医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09):712-714.

(3)易文芳.乡村振兴战略下能人返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40(05):54-57.

(4)Ong, W. J., & Johnson, M. D. (2021). Towards a Configural Theory of Job Demands Resour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杜运周, 贾良定.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 管理世界, 2017(6): 155-167

(6)孙渔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社会融入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2018(07):110-112.

(7)姚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研究[J].山西农经,2022(24):167-169

(8)代兴梅.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林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9)李锦华.打造“永久牌” 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解读“百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学历提升行动计划”[J].农村工作通讯,2020(03):5-6.

(10)郑鹏,陈图农.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差异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3):246-250.

(11)刘秀娟,董谦,王军.农业类高校毕业生的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4259-4260.

作者简介  方毅杰(2003-),男,汉族,浙江嘉兴,大学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林日迪(2002-),男,汉族,浙江温州,大学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胡静怡(2001-),女,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本科电子商务专业;钦丽温(2002-),男,汉族,浙江丽水,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张哲(1972-),男,汉族,安徽安庆;博士,教授;农村电子商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通信作者。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大唐袜业城有限公司电商直播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建设、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未来乡村产业发展引智政策调适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项目编号:JYKC226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