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英语听力课教学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英语听力课教学反思

薛 倩

陕西省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716000

摘要: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但从学生反映出的实际语言技能来看,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从目前情况看,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偏低,“聋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最害怕听力”。也就是说,学生反映出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听力课教学 反思

初中阶段是英语课程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英语,通过视、听、读等方式,多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了大量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才能提高接受、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象、判断和推测的能力,增强语言分析加工能力,进而丰富英语词语的存储,强化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一、听力课教学的思考

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但从学生反映出的实际语言技能来看,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从目前情况看,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偏低,“聋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最害怕听力”。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日积月累。

1.平时灌输  听力训练应贯穿于平常的每一堂英语课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加强听说教学的力度,彻底改变纯用汉语的翻译式教学方法。《英语》(新标准)(New Standard English)每一任务模块的第一单元均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这一教材设计思路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指导,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充分重视和加强。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表达思想、展开讨论、传递信息、回答问题,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加大录音磁带的使用量,采用预听、跟读等形式,将听力训练渗透于每堂课。

2.注意解决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解决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语音辨别问题(诸如音节、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还是语言知识问题(词意、语法、句意等);是技巧问题(记录、捕捉关键词等),还是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慌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直接影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注意加以解决。

3.教师角色 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教师切忌“袖手旁观”式地只管放录音。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要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适当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二、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都有听力测试内容,分值均很高,学生因此倍加看中听力测试。与其说学生看中听力测试,不如说学生看重的是听力测试的分值。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重视程度,将听力测试内容作为精听内容,以弥补目前专门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不足的缺陷。

1.高度重视 听力测试教师首先应高度重视。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都有听力测试题目,都要放录音进行。每次单元检测,各年级都是放录音做听力,学生感觉和期中、期末考试一样,其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同时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听力集中强化训练。

2.适当讲解 每一套听力题做完的讲解,切记一定要放录音进行。先把整套听力题听一遍,然后倒回来再放音讲解。放音讲解时一定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重复。如遇到较长的句子,可在意群或从句处“暂停”,待学生重复完前半句后再放后半句,让学生再跟着重复。当遇到听不清的词句,或较难懂的句子,可多放几遍录音,甚至写在黑板上适当讲解,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讲完一套听力题后,一定要从头至尾再放一遍录音内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答案的选择上,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录音内容上,心里跟着录音重复默念。虽然只放一遍,但此时学生已是心领神会,眼睛看着答案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教师形成性评价中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自信心也相应提高。

3.教导学生听力测试的答案技巧。学生听力测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和答题技巧有关。涉及数字、时间、人物区别的听力测试,要记录这些最重要的信息;一句话的问题往往是关键词最重要( what、when、who、where等)。另外,先阅读答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答题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快速将所有听力答案看一遍,做到放录音时有的放矢,有备而“听”。无论发生什么,做题的速度一定要跟上放音速度。这样才不至于丢题、漏题。不能为了写一个答案、一个单词而漏掉了后面的两道或三道题。

三、进行有效听力教学的具体对策

1.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和动力。

2.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

3.训练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过好语音关。

4.引导学生确定听力的任务和目标。

(1) 听前活动

训练学生有目的地接受语言材料是课堂听力训练的一个原则。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听前准备并提出要求,明确听力目的。这些准备活动能帮助学生决定重点听什么,从而在听的过程中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听懂重点内容上。

(2)听时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听的过程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对处理教材上整体的把握。学生在明确听的任务后,教师开始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理解。着重听出关键词语,理解重要细节,抓住主旨大意。同时在听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听的技巧。

    由此可见,只有听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有说的能力。只有从视、听、说入手,加大听、说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起英语的语感,进而为读和写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

2.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