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中会计基础工作基本规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浅谈实践中会计基础工作基本规范

郑钰馨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及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加强企事业经济管理必须的,有助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但就目前来看,会计基础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核算、监督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规范。应从会计基本功做起,这样提高会计人员参与管理的积相极性等方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一、关键词     规范化意义  规范种类  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规范”是指人们在从事与会计有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循的约束性或指导性的行为准则,它有着博大广深的含义。会计规范作为指导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得到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认可,无论这种承认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惯例性的,一句话,普遍性是会计规范赖以存在的基础,否则,规范就无从谈起。从会计规范的形成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另一类是人们通过法律制定的。前者是人们在会计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习惯、规则和惯例,它是非强制性的;后者则是由权威人士或专业机构在自发形成的惯例基础上经过归纳、提炼、抽象及引申后形成的,具有约束性的法律。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于加强企事业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企事业经济管理

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事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基础工作扎实与否,对会计工作能力、准确性、信息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只有按照法律与规章制度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事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二)有利于保障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

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是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作为保证的。现阶段,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各行各业都在由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因而对会计基本功能力、信息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基础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为了使财务信息真实、客观、完整,就必须使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以规范,以保证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化。

(三)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

作为会计工作的承担者,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理论道德修养;不但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从监督会计人员的日常会计工作入手,要求其按照会计基础规范开展工作,这对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督促作用。

二、会计规范的种类

(一)法律规范。我国会计的基本法律规范是《会计法》、《注册会计法》以及《审计法》。其他的法律如公司法、企业法、预算法、证券交易法等,也对会计产生一定影响。法律规范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严格和明确的,关于会计实务的处理,法规通常予以界定,一旦违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准则规范。会计准则是处理会计对象的标准,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具体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我国的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以政府法规的形式颁布的,具有相当的强制性,是会计规范体系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是联接法律规范和其他规范的纽带。大家都知道,每个企事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会计准则的出现,就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对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掌控。

(三)单位内部会计制度规范。单位内部会计制度规范是指导单位会计工作的规定、章程、制度的总称,是其它会计规范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财务会计分析制度,这些制度决定会计人员的权利、职责、职称、任免、待遇、素质要求等;目前,会计理论界没有将其纳人会计规范体系之中,单位内部的有关财务会计规定在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为独特。

(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它提出了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应普遍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贯穿于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之中。会计职业理想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会计工作态度是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义务的基础;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会计工作纪律;是维护和贯彻会计职业道德的保证,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一种标准;会计工作作风是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连续贯彻的体现。

三、基础工作的会计规范

(一)凭证和票据的书写规范。会计工作是个严谨的工作,在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时,必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它要求填写项目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书写工整,不错漏、不潦草,防止涂改。会计书写的内容主要有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数字中文大写以及汉字书写等。

1.阿拉伯数字,应当紧靠底线,倾斜60-70度,数字之间不许连写,写6上出头,写7和9下出头超过底线,出头长度约为字体高度的五分之一。写0时字高字宽要与其他数字相同,写0、6、7、8、9时,圆圈必须封口,除4、5外其他数字应一笔写成。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应填写人民币符号“¥”封口。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无角无分的可用“.00”或“-”补位,有角无分的只能用“0”不能划线补位。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也应受理。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或“角”为止的,在“元”之后或“角”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三字。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例如: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要写“零”字。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如¥9006.13,应写成人民币玖仟零陆元壹角叁分。万位和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如¥105000.7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伍仟元柒角叁分。为防止涂改,拾字前面必须加写一个“壹”字。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且“ 10- 中文大写全额“元”后面应写“零)字,如¥15408.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伍仟肆佰零捌元零贰分。

3.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加“壹”。如1月16日,应写成零壹月壹拾陆日,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票据的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出票人自行承担。

4.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使用钢笔或碳素笔,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不得混用),更正使用红色墨水。需要复写的原始凭证和会计报表,可使用圆珠笔,禁止使用铅笔。凭证、账簿、报表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应占格距的二分之一。

(二)图章规范。会计机构财务专用章必须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管,“现金收讫”“现金付”戳由出纳人员专用,在开户银行印鉴卡上备案的印鉴不得由出纳一个人管理。会计人员每人应刻制一枚长形名章,其规格不超过账、表横格的三分之二,用于更正错误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凡是会计科目位置,可以盖会计科目戳,使用蓝色印油,其他印章、戳记均使用红色印油。文字、数字是会计核算和所形成的各种会计记录中不可缺少的媒介。只有与文字说明有机地结合起来,数字才成为有意义的会计信息,才能表明经济活动的性质和量的变化及结果。会计书写中的文字、数字一定要做到正确、规范、清晰、整洁,从记账、核算、分析到编制财务报告,都要力求书写规范,文字表述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