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室的技术管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9
/ 2

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室的技术管理要点

   刘建  刘诺亚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要:近年来,核医学科是各大型综合医院重点建设发展的科室之一。为患者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存在辐射污染这一潜在危害。辐射防护工程具有专业性强、实施周期长、牵涉专业及设备多等特点,多数设计、施工人员甚至医院基建工作者对核医学从前期方案选址、流线设计到后期机电工程管理,均缺乏充分的了解,使得该项工程的进展遇到很多困难。为此,本文从全过程建设周期角度出发,阐明大型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室在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

键词:核医学科 流线设计 防护工程 机电工程管理

一、引言

随着核医学学科发展迅速,各种新型临床诊疗设备层出不穷,基于核医学而建立起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断得到发展。医院核医学科室主要是采用核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疾病研究。核医学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放射性污染源,例如电离辐射,指PET-CT扫描时产生的X射线;药物在分装、注射、候诊等过程中产生的γ射线及β射线;223Ra等药物在注射过程中产生的α粒子等;

β放射性表面污染:指医生在对含有放射性药物的操作中,会引起工作台、工作服和手套等产生放射性沾污,造成小面积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

废气污染:指在放射性药物合成、质控、分装时,药物挥发产生的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气;

废水污染:指体内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病人排泄物;含有核素的工作场所清洗废水等;

固体废物污染:指放射性药物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如注射器、 一次性口杯、 一次性手套、棉签、滤纸等带微量放射性的医疗固体废弃物。

若医务人员和患者受到超过规定限值的医疗照射,或者与放射源污染直接、间接的非正常状况下接触,均会对人体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医患人群的健康[1]

核医学科的选址与布局

合理的核医学科位置和布局,对于辐射防护来说可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核医学科选址应充分考虑周围场所的安全,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及敏感场所,不应邻接产科、儿科、食堂等部门。尽可能做到相对独立布置或集中设置,宜有单独出入口[2]。同时宜尽可能设置于主楼的投影范围内或周边,减小其放射性废气排放的影响。通常放置于地下,利用地下层的围护结构和室外覆土层,降低防护体的厚度,降低工程成本[3]

在核医学科的工作区域布局中,应将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及控制区,即二区管理[4]。控制区为PET机房、抢救室、注射室、制药间、质控室、注射后候诊室、留观室、核医学科住院病房、 固废室等;与控制室相邻的走廊、控制室、更衣室等辅助用房划为监督区。在进行布局分区时应将放射区与非放射区严格分开,控制区与监督区分开;布局应符合医疗流程,医务人员通道与患者分开,避免交叉。

医学基本流线控制要点

F:\刘诺亚\wei\WeChat Files\wxid_ln30a57y5pg522\FileStorage\Temp\1701334717889.png

图1. 核医学科分区管控图

以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核医学布局为例,分析其基本流线的控制要点。如图所示,红色阴影区域为控制区,黄色阴影区域为监督区。该医院核医学的各类流线划分严格,不同类型人流、物流均分别独立设置并且标识清晰。医护人员流线、患者流线、放射性药物以及放射性废弃物的通道分别独立,尽量避免交叉。同时根据不同的分区、各入口位置、各功能通道位置设置单向门禁系统,可避免与工作无关人员任意出入而受到不必要的辐射照射或扩大污染范围。

核医学科的医护区由生活办公区(非限制区)和控制区、监督区内的检查操作区组成。医护人员由电梯厅进入地下一层后通过专用医护通道进入显像检查操作室及药物分装、注射区。医护人员从生活办公区进入放射防护区时须要更衣,离开此区域时须进行淋浴等规范化操作。因此在卫生通过间内配置有表面污染监测设备,设置有感应式洗手池和淋浴设施。本区域所有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后均原路返回。

核医学科的患者通常先在护士站咨询接受问诊、宣教,根据叫号通过西侧核医学科单向门禁系统进入显像检查区进行注射。采用不同核素种类治疗的患者,前往的注射窗口、候诊区以及留观间亦不同,当患者完成显像检查及必要的留观后,经放射性物质剂量检测仪器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该路径上,患者出入口均设置为单向门禁,仅允许患者单向通行。在此过程中,注射核素药物的患者产生的放射性污废水单独收集处理。

该医院的核医学开设了核素病房,所有病房内设有与护士相连接的监控对讲装置,区域设有专门的取餐窗口。为降低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碘分装并采用自动分碘仪分装药物,区域出入口设置有门禁系统,在住院期间患者不能随意出入病房。

核医学的放射性药物暂存有两个场所,一个为东侧的完级净化制药间,一个为西侧的碘分装室。放射性核素的运输、保存、使用均有严格管理要求,核素的运输时间通常为非营业时间,由专人进行交接,交接过程均在监控下进行。同时医院应制定放射性药物管理制度,做好放射性药物的台账管理。

核医学的放射性固体污物种类繁多,包括医疗废弃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等。一般按照半衰期不同分类暂存在固废间内,衰变至符合清洁解控水平后,由患者通道送至医院医疗废物库集中收集后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综上,核医学科不同辐射强度的区域,应有严格的分区防护,同时医护人员、患者、核素的流线各自独立,无足迹交叉。其空间布局设计也应使得放射性药物注射、患者检查、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医护人员、患者等受到的照射尽量降低。

电工程在设计施工中的控制要点

  1. 暖通专业的防护要点

核医学区域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及排风系统,核素病房还需要相对于病房外保持负压[5]。考虑到射线在金属中的传导作用,空调风管和排风管道尽量避免采用金属管材,宜采用氯乙烯衬里风管,并在排风系统中设置气密性阀门。排风管道内应保持负压,排风应经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后高空排放。此外,射线传导的反射率较低,因此直线加速器机房风管及空调管道的布置应尽量采用迷宫通道迂回布置。

F:\刘诺亚\wei\WeChat Files\wxid_ln30a57y5pg522\FileStorage\Temp\3d6c9e4d8a66666b3d4c0f460a4dbca.png

图2. 直线加速器机房通风管道布置图

核医学区域的附属房间,应根据工艺设备如通风柜、手套箱等设置局部强排风,并有管道路由设计,强排风需要高空排风,设置圆锥形风帽,且应设置定期更换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1. 给排水专业的防护要点

由于核素治疗患者的粪便及核医学科工作现场残留的污染物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必须进行存储衰变处理,其中半衰期长短不同的污水分类排放至不同衰变池分别处理。废水的放射性核素浓度降低至国家排放标准值后,方可排放至医院污水处理站中。核医学排放含有放射性污水的管道及配套排水设施应采用机制含铅的铸铁管道或对管道进行满足相关部门评价要求的防护处理措施,水平横管应敷设在垫层内或专用防辐射吊顶内,立管应安装在壁厚不小于150mm厚的混凝土管道井内。

  1. 电气及智能化专业的防护要点

对于需进行射线防护的房间,其供电、通信的电缆沟或电气管线严禁造成射线泄漏;其他电气管线不得进入和穿过射线防护房间。

核医学科需在保证相关医疗流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人员非接触,包括患者之间、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并在相关部位做好标识设计,包括在控制区入口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以及所有内部场所中相应位置应有明确的受检者导向标识[6]。同时,智能化系统应设置智能叫号系统、广播系统、对讲系统等。由于实行控制区和监督区分区管理,需在控制区患者出入口安装单向门禁系统、工作人员出入口安装门禁系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控制区,并且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重视。在核医学区的服碘室、病房内、病房走廊两头安装摄像头,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病房内状况。

束语

核医学科室的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辐射防护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做好防护工程在核医学诊疗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重点关注以上选址及流线等问题,落实好各专业的配合设计。让核医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康复及医护工作,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我国核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考文献

[1]赵徵鑫,刘玉连,谭建,等. 天津市核医学科室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2017,14(8):133-1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120—2020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0.

[3]李立荣,吕品. 大型综合医院辐射防护工程建设探索——北大国际医院防护工程实施要点[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6):72-76.

[4]张龙,陈利. 某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对策[J]. 科技视界,2016(1):86.

[5]胡真宾. 综合医院的核医学科暖通设计探析[J]. 低碳世界,2023,13(9):109-1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