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索南卓玛

青海省文化馆《藏族民俗文化》编辑部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   810001

概要: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藏汉文化差异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旨在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应对跨文化翻译挑战。通过探讨语言、宗教、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证分析,阐述了在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

关键词: 藏汉翻译、文化差异、翻译策略、跨文化交流

引言:藏汉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促进藏汉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藏汉翻译往往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藏汉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 语言差异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一)词汇选择的挑战与处理策略

在不同语言间存在的词汇选择上的差异是翻译中一个常见的挑战。举个例子, “ལྷ་ལྡན་གྲོང་”指代的是西藏的首府拉萨。在藏汉翻译中,翻译者可以选择直译为“拉萨”,因为“拉萨”是汉语中对“Lhasa”的通用译法,而且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翻译者也可以考虑使用更加文学化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比如将“ལྷ་ལྡན་གྲོང་”译为“圣地拉萨”,以突出其在藏传佛教中的特殊地位和精神意义。

(二)语法结构的调整与翻译手段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差异是导致翻译困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比如,在藏汉翻译中,藏语中的定语通常位于名词之后,而在汉语中则通常位于名词之前。因此,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汉语的语法规则,对原文的语句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调整语法结构,可以使译文更通顺自然,更贴近汉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三)表达方式的调整与文化适应

除了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差异外,不同语言间的表达方式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举个例子,在藏汉翻译中,藏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委婉和含蓄的表达方式,而汉语则更倾向于直接和明确。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并做出相应调整。通过调整表达方式,可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习惯,提高译文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二 宗教信仰差异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宗教信仰差异在跨文化翻译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藏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而汉族则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儒教。这种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两个民族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日常生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宗教术语的翻译挑战与应对策略

宗教术语在跨文化翻译中常常带来挑战,因为不同语言中的宗教术语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在藏语中,“སངས་རྒྱས་”通常被翻译为“菩萨”,而“སངས་རྒྱས་ཀྱི་སྐུ་”则被翻译为“菩萨的身”。这些术语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指代了具有觉悟心和菩提心的圣者,以及其体现的形相。然而,在汉语中,“菩萨”一词虽然也是佛教术语,但其文化内涵可能与藏语中的稍有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读者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认知,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宗教内涵。

(二)仪式与礼节的描述与调整策略

宗教信仰差异也会导致在描述宗教仪式和礼节方面存在差异。在藏汉翻译中,经常涉及到对宗教仪式的描述,如“སྐུ་རིམ”是一种供养仪式,通常包括献供、诵经、念佛等活动。这种仪式在西藏和藏区的寺庙中经常举行,是信徒表达敬意和虔诚的方式之一。在汉语中,对于这种仪式的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一方面,可以直译为“供养仪式”,以表达其基本含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汉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习惯,选择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比如“礼佛仪式”或“祭拜仪式”。

(三)文化同化与文化说明策略的选择

针对宗教信仰差异,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一方面,可以采用文化同化的策略,即将源语言文化转化为目标语言文化,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文化说明策略,在译文中添加注释或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宗教内涵和文化背景。这两种策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相互结合,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三 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的差异与处理方法

(一)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在藏汉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如问候方式、交际距离、礼物赠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在藏族文化中,人们常常用手合十表示问候,而在汉族文化中,人们常常握手或鞠躬表示问候。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交场景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有时候直接翻译源语言的社交礼仪可能会造成误解,因此适当的注释或者解释是必要的,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涉及的社交礼仪规范。

(二)节日和庆典习俗

藏汉文化中的节日和庆典习俗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包括庆祝方式、活动内容、饮食习惯等方面。例如,藏族的新年(藏历年)和汉族的春节在庆祝方式、习俗和传统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进行相关内容的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充分理解源语言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以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同时,适当的注释或者解释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节日和庆典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三)生活方式和礼仪规范

生活方式和礼仪规范的差异也是藏汉翻译中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不同文化间的生活方式、日常行为和礼仪规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用餐习惯、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方面。例如,在藏汉翻译中,描述用餐场景时,需要考虑到汉族和藏族的用餐习惯和礼仪规范的不同。翻译者可以通过描述、比喻或者例证来传达源语言文本中的生活方式和礼仪规范,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同时,适当的注释或者解释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四 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性

(一)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

文化融合与交流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通过翻译工作,可以将藏族文化传播给汉族,也可以将汉族文化传播给藏族,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这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例如,通过汉语译解藏族经典文学作品,让更多汉族人民了解和欣赏藏族文学,有利于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文化共融。

(二)丰富文化内涵与传统

文化融合与交流丰富了两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传统。藏族和汉族各自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翻译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将彼此的文化精髓传递给对方,推动双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通过汉语翻译藏族传统歌曲或舞蹈,让更多汉族人民了解和欣赏藏族的艺术表达形式,有助于丰富汉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文化融合与交流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藏汉翻译方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推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繁荣。同时,文化融合与交流也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例如,通过汉语翻译藏族的传统医学知识,让更多汉族人民了解和学习藏族的医疗技术和养生理念,有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健康产业的繁荣与创新。

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翻译者既要注重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又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文化融合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翻译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只有通过文化融合与交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翻译。

结语: 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契机。通过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实现准确传达源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目标,促进藏汉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 阎成红. 西夏文《贞观政要》研究[D]. 宁夏:宁夏大学,2022.

[2] 陈格. 柔克义《1891和1892年蒙藏旅行日记》英译中翻译报告[D]. 四川:四川大学,2021.

[3] 吉先加. 新闻报道中藏汉翻译文化流失现象分析[J]. 中国报业,2023(6):44-45.

作者简介:索南卓玛(1977-05),女,藏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职称:翻译,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