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理念下医护协作型妇科护理门诊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加速康复理念下医护协作型妇科护理门诊实践

吴晶晶

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221300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理念下医护协同妇科护理门诊的实施效果。方法:2019年9月,建立医养结合妇科护理门诊。选择合格的妇科专科护士进行会诊,制定工作制度和内容,协助外科医疗团队改进患者院前检查、术前康复、手术安排和持续护理。还对协作护理诊所进行了质量控制。结果:患者和医生对护理门诊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建立医护协同妇科护理门诊,可以有效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和患者康复质量,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

关键词:加速康复理念;医护协作型;妇科护理;门诊实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综合医院妇科设有2个住院病房、1个日间手术病房、1间日间化疗病房、1套日间手术室。它共有95张批准的治疗床位和21张日间床位,年门诊量近25万例,住院手术超过5000例。协作护理诊所开业前后四个月(2019年5月至8月和9月至12月),我们分别接收了1107名和1037名妇科门诊患者,并比较了他们的一般信息。

1.2协作型护理门诊主要工作内容

1.2.1院前管理

两名专业护士负责管理患者从手术确认到住院期间的全过程,确保整个过程有序进行。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指导患者进行院前检查、为医疗团队安排入院事宜,并合理安排入院时间。在院前检查环节,患者需携带住院证明到协作护理诊所接受检查,专科护士将亲自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每天,专科护士会将初步审查结果反馈给外科医生,经医生审批后安排患者的入院和手术时间。若检查结果出现异常,专科护士将联系初诊医生重新评估,协调多学科团队对相关评估和治疗进行改进。在确定入院和手术时间之后,专科护士将指导患者进行院前康复,系统评估患者的状况,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干预措施。通过专业护士的协助,患者可以在手术前顺利度过住院期间,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策略:一体心肺功能训练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策略之一,它包括耐力和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可以通过快走等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而力量训练则可以通过直臂扩胸、屈臂等动作来增强肌肉力量。建议每天进行3次训练,每次40-50分钟,以达到最佳效果。营养指导也是术后康复不可忽视的一环。根据NRS2002评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包括合理的饮食建议和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使用。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心理咨询也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华西心清指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合理的咨询或转诊给临床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等问题。基于妇科ERAS康复措施的推广也是术后康复的关键。系统地推广术前、术中、术后和持续护理知识,旨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实现最佳康复目标。通过综合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恢复健康。

1.2.2延续护理

医院为了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质量,建立了“313”随访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出院后3天、1周和3周由住院部和协同护理门诊联合进行的随访工作。具体来说,出院后3天,通过云随访平台进行随访,实现健康知识教育和随访问卷推送的批量自动化。而手术1周和3周后,则由专业护士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治疗,包括伤口护理、静脉通路护理等。此外,协调门诊各专科间特殊情况患者的转诊工作也是随访系统的一部分,为急诊患者安排绿色通道治疗或住院治疗。妇科门诊进行3周后的随访,根据出院计划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开通微信问答群以回答护理相关问题。对于需要化疗的患者,他们会纳入化疗微信群,并根据化疗周期进行治疗。为了提供更快的治疗服务,医院还开通了24小时绿色通道,符合急诊入院标准的患者将按急诊入院流程安排入院,以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得到医疗帮助。这些随访系统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协作型护理门诊开诊前后4个月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4协作型护理门诊开诊前后4个月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比较

时间

例数

就诊流程

诊疗服务

就诊费用

总体满意度

开诊前

1020

4.22±0.68

4.31±0.54

4.45±0.49

4.44±0.49

开诊后

1030

4.72±0.53

4.84±0.37

4.76±0.43

4.92±0.27

t

18.636

25.814

15.383

26.855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康复技术作为一种基于ERAS术前管理策略的新兴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所重视。在手术前这一重要的阶段,通过预康复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研究表明,进行术前4周以上的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脏和腹部手术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显著降低作用。这一发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趋势,一些协作型护理门诊开始开展“运动-营养-心理”三联预康复服务,旨在提高患者术后的依从性,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这种护理模式不仅符合国内推广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目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照护。在协作型护理门诊中,专科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照护服务,如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伤口护理等。这种持续的关怀和辅助,将有力助推患者顺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加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医护协作型的妇科护理门诊实践变得日益重要。在这个模式下,医生和护士之间紧密协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这种协作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还能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在实践中,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协作十分紧密。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初步诊疗方案,然后与护士一起讨论、修改和完善。护士们在实际操作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执行者,他们将根据自身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建议,并积极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在妇科护理门诊中,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例如在妇科手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医生会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康复计划,而护士则负责具体的护理工作,包括定期更换伤口敷料、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医护之间的密切协作可以有效提高康复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总的来说,协作型妇科专科护理门诊的出现为妇科护理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但也需要面对和解决一系列挑战。只有不断优化和完善这种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实现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任远,刘海元,孙大为.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手术领域的进展[J].协和医学杂志,2019,10(6):621-626.

[2]俞申妹,兰美娟,金静芬,等.院前管理单元的构建及对手术科室运行效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1366-1370.

[3]薛晶,曾晓卉,黄金定.心血管疾病专科慢病护理门诊的设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8,33(15):35-37.

[4]胡蕾,王瑞红,孙春艳,等.医护协作型心衰护理门诊的建立及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1):102-106.

[5]曹晖,陈亚进,顾小萍,等.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9):96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