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

李亚雄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    四川 成都  62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胃息肉患者实施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4例,均于2022.01-2022.12参与研究,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胃息肉患者实施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胃息肉;预后

胃息肉属消化系统多见病症,常指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赘生物,一般不会致癌,但一些特殊类型的息肉,例如:胃腺瘤性息肉、>2cm的广基型息肉有较高的癌变风险,应格外重视。初期,胃息肉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较难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疼痛、烧心等上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导致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胃镜下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胃息肉的主要方式,可经高频电凝切除术切除息肉组织,但有研究指出,常规电子胃镜可引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诊疗流程的顺利进行,甚至会诱发患者的窒息感和恐惧感,导致患者配合度不佳、满意度不高[1]。随着麻醉技术的逐步完善,目前无痛胃镜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其可以在无痛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诊疗操作,可避免术中恶心呕吐,甚至窒息感、恐惧感的产生,为了探究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本次开展如下研究流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息肉患者中抽取44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2/01-2022/12,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女各有11例,年龄范围:34岁-77岁,平均(55.63±3.55)岁。

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范围:35岁-75岁,平均(55.48±3.36)岁。

以上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各项功能检查,包括: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血常规等,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明确手术指征[2]

对照组: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将内镜缓慢置入胃肠腔内,于内镜指引下,明确病灶情况,包括:息肉位置、大小等,并借助套圈器套扎胃息肉根底部位,缓慢收紧,接通高频电源,以40W电凝、50W电切切除息肉,并用三抓钳去除切除的息肉,切除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评估切除程度,如一次切除不干净,需要再次电切操作,直至彻底清除,待清除完毕后,取出内镜,将息肉送至病理科检查[3]

观察组: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术前取丙泊酚3-4mg/kg局部麻醉,静脉推注昂丹司琼5mg止吐,麻醉起效后,经口置入电子胃镜,于胃镜引导下明确病灶情况,并通过胃镜活检孔道,于距离胃息肉1-2mm部位注射1-5ml混合液(亚甲蓝、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按照比例混合而成),令息肉充分隆起,有效分离胃黏膜层、固有基层,并用套圈器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操作完毕后,用氩离子凝固术做创面止血,如切面边缘较深或直径≥1.5cm,需行荷包缝合,如创面边缘较浅且直径<1.5cm,需用钛夹直接夹闭创面。术毕,取出电子胃镜,将息肉送至病理科检查[4]

1.3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用时。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穿孔、腹痛以及溃疡。

1.4统计性分析

    以SPSS25.0作为此次数据处理的软件,将文中以例数(百分比)为单位的数据(计数资料)纳入至卡方检验,将(均数±标准差)为单位的数据(计量资料)纳入至t检验处理,观察对比结果中的p值,当差异明显时,p值则低于0.05;若无明显差异时,p值则高于0.05。

2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详见表一所示,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  手术相关指标 (±s)

组别

n

手术用时(min)

术中出血量(ml)

胃肠道功能恢复用时(h)

观察组

22

20.30±4.58

115.28±15.64

25.61±2.69

对照组

22

23.50±4.64

128.93±16.23

28.70±3.14

t

2.302

2.841

3.505

p

0.026

0.007

0.001

2.2 并发症发生率

如下表二所示,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二  并发症发生率 n(%)

组别

n

出血

穿孔

腹痛

溃疡

发生率

观察组

22

1

0

0

0

1(4.55)

对照组

22

2

1

2

1

6(27.27)

X2

4.247

p

0.039

3讨论

任何一种手术均属于侵入性的操作,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就传统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而言,因会刺激患者的咽喉部,导致患者易产生恶心呕吐甚至窒息感等不良反应,增加不适感,严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而随着麻醉技术的逐步完善,可经麻醉药物缓解患者术中的不适感,尤其在胃镜下配合科学的麻醉技术,可以促使患者在无痛、无不适感的情况下顺利切除胃息肉组织。经本文研究可知,本次研究中的诸多观察指标均以观察组的干预价值更为理想,说明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更为明显,不仅可以获取清晰的术野,还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耐蚀性,保障治疗流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可作为治疗胃息肉的首选方案,以提升胃息肉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思璇.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中使用爱尔博内镜氩气刀工作站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08):21-23+150.

[2]刘丽,李娜,王惠.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世界复合医学,2023,9(03):149-152.

[3]王铭.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22,42(04):50-52.

[4]于娟.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名医,2022(0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