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关系

张辉

(寿光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山东寿光 262700)

摘 要:为了节省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率,现代教育的组织形式基本是以班级为教学单位进行教学的。所有学生面对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同的教学要求及标准,让学生们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教育,这是现代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必须承认这种组织形式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即失去了传统私塾式教育的细微与因材施教的优点。本文目的是想通过系列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个体化需求和差异,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尽可能多的各种专业人才。高校是造就和培养人才的场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绝对离不开体育教育。因为只有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才能称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体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培养理想的人才尽着自己应尽的责任。

一、体育教学的性质

体育教学在学校诸多的教学环节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一种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到运动能力的改变、心理健康的提升、体育知识的学习等方面。由于目前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都是采用班级授课这种形式,班级授课进行的是模式化教育,它明显的优点就是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简单高效,体育课在制定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都是按照学生的一般情况来确定的。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让受教育者被社会化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让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得到张扬的过程。这是一个事物相互联系不能分开的两个方面,它们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离开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也就不存在另一个方面。所以只要个性发展,不要社会化;抑或只要社会化,不要个性发展,都是不对的。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特殊需求,充分理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差异性”的真实含意,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过程的实际平等,也是十分重要和绝对不能忽视的一环。

二、如何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具有自己绝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个性,它是以技艺性学习方法为主的课程,因此,怎么把体育学科独特的个性与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和理解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学生绝不可能都是一种类型,他们的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育状况、认知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表现能力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与其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有关,而且与其先天遗传也有着极大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和承认学生的这些特点,才能搞好体育教学。学生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它进行分析:首先,从遗传生理的角度看,不论男生女生他(她)们都有高、矮、胖、瘦的区别,再细分还有心理、血质等等的不同。从运动的角度看,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地域、习惯、体育的重视程度和开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运动爱好、运动需求、运动能力及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差异之大就可想而知。由此可以说,学生在各门课程尤其是体育课程中有不同表现是正常的、允许的、甚至是应该尊重和提倡的。彩虹之所以绚丽,正是因为它由赤橙黄绿青蓝紫所组成,单一的色调是不可能形成彩虹的。所以,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只限于“统一要求、整齐划一”的教学形式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体重较大的学生在跑步的考核中不能过关,但他们的长处一般是力量较好,在投掷方面又可能占有很大的优势。就好比鸭子的特长是游泳,但是要叫它跑步就显然比不过兔子了。而我们的考核标准却恰恰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不论是谁都是一刀切。因此,这种评价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的不公平,没有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没有体现出评价在鼓舞学生方面的功能,这使得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以及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为此,我们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考核标准都必须要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适应“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发展的教育理念带来的成果,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完成课程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从最基本的身心健康的需要出发,使他们在心理上、生理上都得到有效地满足,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目的。

三、如何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和有效学习的基本保障,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本身就具有个性,当然也就成为影响学生体育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对潍坊科技学院本科生一至二年级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体育活动,但对体育课却没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怕上体育课。

这种现象看来似乎非常奇怪,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它的原因后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因为他们喜欢要的体育活动都是他们爱好的单项运动,而我们的体育学课却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爱好,所以虽然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也就不难理解了。面对这种状况首先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认真地去审视我们已经走过的道路,并围绕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我们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眼界扩出去,不拘泥于老套,展开课堂大讨论,真正实现体育课堂的创新,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成为满足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掌握锻炼原理、养成锻炼习惯、进行体育交流的一个过程,同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感受到成功。

四、如何制定体育课程目标

我们的教育过程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而共性却是抽象的,因为共性是存在于个性之中的,可以说失去了个性的共性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机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其实因材施教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方法和内容上,而目标的调整应该是微小的。教师需要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掌握共同的学习内容,这才是真正地因材施教。当前我们普遍面临的现实是学生多、教师少、场地器材及经费相对不足的教学条件,“班级授课”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首先,课程设置和制定课程目标要以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为准则;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为学生积累知识、发展个性服务的,而不应该让其成为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教条,因此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学校资源能够满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开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等去选择项目;此外,应尽量减少竞技性项目或者将竞技项目的要求降低,应以非竞技性、娱乐性强的项目为主,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充分地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锻炼身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体育的知识,同样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掌握锻炼身体的原理、实现真正的体育交流,这也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同时,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分析,加强学生积极向上的和富有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存在的消极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态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五、个性与共性协调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

在“百花开放,百家争鸣”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一种体育课堂之外所设立的能够满足个性需求的体育组织形式。一方面能让体育“强”的同学发挥体育特长,另外一方面让体育“弱”的同学能够在课堂之外以“加餐”的方式达到其锻炼效果,从而完成体育课与课余锻炼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体育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体育俱乐部是体育课堂开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弥补体育课堂缺陷的有效补充,通过开展体育俱乐部可以满足对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育技能提升,注重的是学生技能等级水平,照顾了学生水平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交往能力的提升,从而保证体育课堂和课余体育活动的连续性,让个性在课堂外得以发挥,让共性在课堂之外得以延续。

六、建议

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的挑战和突破,也是对一线教学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更是一种创新和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公信力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所以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以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基本原则,同时兼顾到少数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会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完成我们体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郭银华.在体育教学工程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6).

[2]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6,(11).

[3]张旭春.浅谈教师发展学生个性和体育教学的关系[J].都市家教(上),2009,(10).

[4]刘瑞平.体育教学模式新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5]陈俊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研究,2002,(12).

[6]钟启泉.体育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7).

[7]曹立新.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6).

[8]廖祥龙,宋丽媛.试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及表现欲[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3,(3).

[9]杜军.试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J].体育教学,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