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应用碘纺纱块治疗慢性伤口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基层医院应用碘纺纱块治疗慢性伤口的观察

杨俊良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  海淀区  100095

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基层医院应用碘纺纱块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作用。方法:时间拟定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样本出自上述时段的住院患者中,收集人数共82例,采用“平行序贯法”进行分组安排,每组归入(n=41),分别命名为1组和2组,而后实施不同形式的内科干预策略,最终对相关数据展开收集整理,全情比对,具体比对范围:伤口细菌转阴率、伤口面积愈合率、平均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结束后,2组采纳方案更具可实施性,患者在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均显优另一组(P<0.05),具备可比优势,值得探讨。结论:在本文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对碘纺纱块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研讨,目的在于能够更确切的了解其优秀影响价值,碘纺纱块不仅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杀菌效果良好,还可有效修复、消除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其应用优势颇多,非常适用于基层医院中。

【关键词】基层医院;应用;碘纺纱块;慢性伤口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各类疾病也层出不穷的出现与我们的生活中。慢性伤口:多数是由糖尿病性溃疡和压力性溃疡等病变导致,其愈合时间可达数周或数月,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极大增加医疗费用,更严重的是还会诱发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最终截肢【1】。对于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来讲,探索出一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治疗方法,满足患者所需,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设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为研究期限,收集8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依据,细化资料:1组:男女占比:22∶19;年龄均值(51.24±3.17)岁;2组:男女占比:23∶18;年龄均值(53.87±2.65)岁,资料差异(P>0.05)。

1.2方法

1.2.1 1组:方案策略如下:⑴采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而后使用银离子敷料进行干预治疗。⑵在伤口由黑期转红期、粉期阶段,采用VAC(负压辅助封闭技术)治疗。

1.2.2 2组:方案策略如下:⑴采用聚维酮碘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处理程度为将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清除干净,而后展开碘纺纱块覆盖创面,达到消毒、消除肿胀、促进组织生长作用。⑵在创面由黑期转红期、粉期阶段,采用VAC(负压辅助封闭技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在伤口细菌转阴率、伤口面积愈合率、平均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上的差异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 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若两组对照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2.1 1组(n=41、%、d、级、分、万元):

⑴伤口细菌转阴率:第7天转阴:26.83%(11/41);第14天转阴:58.54%(24/41);第28天转阴:95.12%(39/41)。⑵伤口面积愈合率:第14天:30.75±6.45;第28天:47.03±6.12;第35天:60.29±14.32。⑶伤口表现:渗液控制时间:14.52±3.18;肉芽分级:2.92±0.78;周围皮肤评分:3.36±0.79。⑷平均费用:2.59±1.05。⑸平均住院时间66.87±7.92。

2.2 2组(n=41、%、d、级、分、万元):

⑴伤口细菌转阴率:第7天转阴:43.90%(18/41);第14天转阴:80.49%(33/41);第28天转阴:97.56%(40/41)。⑵伤口面积愈合率:第14天:32.81±6.14;第28天:51.34±9.34;第35天:70.16±13.66。⑶伤口表现:渗液控制时间:8.14±2.76;肉芽分级:3.82±0.55;周围皮肤评分:4.26±0.67。 ⑷平均费用:2.32±0.68。⑸平均住院时间:66.87±7.92。

3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慢性伤口与正常伤口的区别在于,正常伤口的愈合过程可分为止血期、炎症、增生、成熟四个阶段,而慢性伤口则停滞于炎症期,主要由于炎症细胞和相关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加,造成伤口反复不能愈合【3】。故此,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分别对基层医院的两组住院患者实施不同的干预策略,结局呈现:2组在各项指标的体现上均显优1组。分析原因:聚维酮是一种由聚维碘、碘化氢和元素碘组成的化学复合物,可持续释放少量游离碘,从而改变细胞膜,通过使蛋白质、脂肪酸和核苷酸变性而穿透细胞质来杀死真核、原核细胞,由于其释放缓慢,所以游离碘的浓度很低,对人体细胞的毒性也随之降低【4】。之所以2组患者能够收获理想治疗效果,主要在于碘纺纱块的制作是直接用聚维碘碘液浸泡无菌纱块,简单方便,另外,先用聚维碘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缓慢消毒,可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而后在采用碘纺纱块对创面进行覆盖,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应用效果巨大,可充分满足临床所需,为患者解决病苦。

参考文献

【1】马亚龙,宫玉锁,李金德.慢性伤口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3,36(12)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931-938.

【2】苏宪浩,薛浩,宋晓璐.智能水凝胶敷料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 2023,51(S2)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50-154.

【3】王宁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方法进行治疗慢性伤口的临床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学术论坛暨2023年华南康复医学与护理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39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