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吴晓珊

普宁市占陇镇延长埔小学  515321

初入学的儿童由年龄、智力、身体等条件的限制,给识字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和认识字义的教学带来困难。会读不会认,会认不会写,会写不会读,或会写不会用,混淆字形及字音现象经常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儿童认字能力,我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初步掌握了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和它们的内在联系,揭示规律,联系实际,运用比较和练习教学等方法,取得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点滴经验,具体做法是:

一、突破字音教学

读是识字的入门。要儿童读准字音,上好拼音是个关键。拼音教学的重点是读和拼。学好拼音,声,韵母要读好拼准,认清它的形体。儿童如果掌握了拼音知识,也就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和效率,要儿童读好拼准,关键在于认清和掌握每个声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口形。因此,教学拼音时,我没急于要求儿童读,以免“先入为主”难以纠正。而是先让学生弄清每个声、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口形。如声母“zh、ch、sh”,儿童往往会读成舌齿音“z、c、s”或含糊不清。教学时一定要先明确指出“zh、ch、sh”是翘舌音,读时必须先将舌头翘起来,舌尾贴紧上额,轻轻送气,让气从上颚舌尖背之间跑出。(教师做个样,用手比做舌,让学生掌握发音部位和口形)。然后示范几次再领读。这样儿童就读准发音了。又如声母“f”儿童常会读成“p”教学时教师先明确指出“f”是唇齿音,读时上齿要贴紧下唇,然后送气从唇齿之间冲出,接着教师做示范,儿童依样做,反复几次,儿童对“f”的正确发音就掌握了。

再如韵母“i”和“ǔ”“e”和“o”儿童容易混不清,教学时我运用比较法,先指出“”的自然口形跟“”的圆尖口形的不同。“e”的自然口形和“o”的圆口形的不同。并讲清发音部位,然后范读领读。又根据它们口形接近的特点采用过渡的方法。如让学生读“i”-一然后把自然口形转变为圆尖口形,读出“ǔ”来。先读“e”然后把自然口形转变为圆的口形,读出“o”来,通过这样有比较的读和练习,儿童就不再混淆不清了。

教学拼音时,我不仅严格要求儿童读准声韵母,而且要求掌握拼读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长重”如拼读 shang(上)就应按按sh.ang--这样拼读才能读准拼准。又如读“下”字,它是声介合母,和“上”字的拼法就不同了,我用红粉笔标注声介母“xi”白粉笔标注韵母“a”,指导儿童用声介合母的拼读方法准确拼读出“下”来。

四声的标注和读法,初学儿童也常要搞错,教学时我注意严格指导读准,并用手势辅导。主要是通过加强练习,使儿童熟练和准确分清四声的标示和掌握四声的读法,对儿化韵,轻声、变调等的读法,除了认真严格指导外,注意经常引导学生比较,区分和加强练习。儿童就能逐步准确熟练掌握。

二、注意字形教学

字形教学是认字的前提,按一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通常是眼睛最先看到的。字形教学抓不好,儿童认不得字,怎能写和说呢?因此字形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字形教学中我抓了以下的几方面:

1.利用挂图教给学生笔划名称。如点(丶)、横(一)、竖(丨)、撇(丿)……让儿童掌握每个单体字是几笔几画。象“人”字是“一撇一捺”这是我教儿童初学识字时记住单体字的方法。

2.教学汉字结构。随着儿童学的字多了,笔画繁杂的汉字,尤其是合体字也相继出现,如果再让儿童一笔一画认字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便教给学生偏旁部首和结构。如教“妈”字,儿童已学过“女”和“马”字,只要分析一下结构,儿童很快就记住了。“妈”字是“女”字偏旁,加上个“马”字。对比较复杂的合体字,如“睡”、“蓝”“瓣”等字,我就把结构再分细一点,也就分散了难点。这样教儿童的认字和写字的速度都加快了。

3.教给汉字笔顺。笔顺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笔顺弄错了,笔画的位置和搭配就不准确匀称,字就写不好。因此对笔顺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外后内……”这些要很好地教给儿童,并通过练习使儿童熟练掌握。教学时要求儿童按笔顺一边念出笔画名称,一边写着。在教给汉字偏旁结构后,儿童已经熟练的结构就不再笔画练习了。而是指导儿童按记住的结构练习写字,这就加快了字形教学和写字的速度。

4.注意形近字的比较。低部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部分,都安排有形近字的比较内容,即一边是一个熟字,另一边是一个生字,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这有利条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区分形近字和自学生字的能力。如教“古”字和“姑”字“包”字和“雹”字等形近字,我先让学生学习其中的熟字,说笔画笔顺,再说字义,然后通过拼读音节认识生字,记字形(“姑”字是“古”字,左边加个“女”字,“雹”字是“包”字上边加上“雨”字头)说字义。在同一节课上,其它几组形近字就让儿童按此办法自学,然后检查自学效果。这样做儿童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很好。

在形近字教学中,我根据儿童难于区分字与字之间的微小差别的特点,通过比较,就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确切地掌握字形的能力。如教“躲”字时,我先让儿童认清字形,问什么地方容易写错。学生认真看、细心想,发现“躲”字左边“身”与单体字“身”不一样,单体字的“身”字最后一笔撇起笔出头,而“躲”字左边的“身”字,最后一笔撇的起笔不出头。我马上把撇用红粉笔描好,非常醒目。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记得牢。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错别字的产生。

5.加强练习,巩固识字效果。在字形教学中,我在板书生字或指导书写过程中,一面自己按笔顺一笔一画演示,一面要儿童看着教师手势跟着教师作书空练习,边读出笔顺名称来,然后再让儿童自己作书空练习,再用小黑板边念边写,教师巡视、检查、逐人校对。学生掌握此项学习方法之后,我则要求儿童利用课外时间或在家时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自练。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儿童逐渐形成习惯,从而大大提高儿童识字率。

三、加强字义教学

最佳的记忆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字义的教学是识字的重点。儿童不理解字义,只念书歌,读了不知是什么意思,也不会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以台阶式论,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台阶的最高层,所以必须加强字义教学。儿童只有理解字义,记住字义,才能更好地记住字形和字音,巩固提高识字量,为发展语言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在教学字义时,除了贴紧课文讲清外,还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生活经验,采用对照、描绘、比喻、比拟、模仿等方法,让儿童理解,领会字义,又有机结合字形字音的巩固练习。如教学“惊“字,在儿童读准了字音后,我便对照潮州方言,读出了“惊”字,说明这个字就是心里惊怕的“惊”字,这样字义很容易就讲清了。我又进一步指出惊怕是心里的活动,所以是“忄”旁。并指出一个字除字旁、字头(即偏旁部首)外,剩下的是表示读音部份(即表音结构)如“惊”字除去偏旁便剩下北京的“京”字(表音部分)。教材中难解的字义,我都依照此方法进行教学。儿童好学、易懂、记得牢。同时我还采用说一句话或与一个句子的方法,以验证儿童学习的效果。用这样的方法加深儿童对字义的理解,发展儿童语言,握高学习兴趣,培养儿童思维能力,收到一劳多得的效果。

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学。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广大老师,对此应子以高度重视,务必把住识字教学这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