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理念和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理念和实践

徐欢

武汉山水林草湖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城市建设项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速增量,近年来,我国在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实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城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理念的特点,然后对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措施

1城市水土保持理念概述

城市水土保持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和技术方法,旨在有效地防止土地开发建设和生态景观建设对原地貌造成的破坏和干扰。它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紧密联系,以期在短期内有效抑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并利用植物措施保证土壤湿润,从而实现彻底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目前,城市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一般是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实施前做好表土剥离、实施围挡、实施中做好临时性排水沟及沉沙保护处理、做好弃土弃渣的拦挡遮盖保护、实施后做好园林绿化工作等,以实现导流导排、控制扬尘等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降雨及建筑对建筑物及环境的影响。由于城市化的加快蓬勃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建成国土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由于过度开发,水土侵蚀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都市的生态,甚至可能导致更加严峻的结果。此外,季节性降雨也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剧烈。在水土保持研究中,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的集中与否对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具有较大影响。降水量大,降水范围广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由于强烈的降雨,以及持续时间较长,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城市内涝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该更加重视土壤资源的维护和使用,以进一步提高其效率,改善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土壤资源利用的价值,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或日益严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城市水土保护能力,减少对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

2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理念的实践策略研究

2.1健全水土保持监测运行机制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城市的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水土保持监测运行机制,构建层次体系,通过层次落实,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到基层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目标。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提高重视程度,明确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的方案,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包含各个级别监测机构的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维护等一系列内容。其次,需要设置层次体系,实现由上至下的分层分级设置,加强全面监测管理。可以以地区的特色为依据,设置合理的监测点,从而建立监测层级体系。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加强各监测点的沟通联系,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推进区域内水土保持工作的进程。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要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弥补工作漏洞,适应水土保持的实际情况,开展精细化管理。借助于信息技术构建专门的系统加强和其他多个部门的联系。整合水土保持的相关数据资料,提高管理的效率。例如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依托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开发智能监测模块,获取实时动态的数据信息,掌握水土保持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监测运行机制的支持下,能够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受理审批验收等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工作加强对全过程的把控,提高工作效率。

2.2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沟渠蓄水工程技术。沟渠蓄水技术是水土保持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技术类型,通过挖沟引流山洪来降低单向流速。同时,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应同时建设和完善相关蓄水设施。积累的山洪可以应用于农业灌溉,既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合理选择蓄水工程的建设地点,使防止水土流失和利用水资源两者得到优化配置。(2)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注重提高植被覆盖率,重视植被覆盖工作,这也是带来解决水土流失好方法的载体。城市建设的粗放式发展不能忽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水土流失分析,这种现象与水土保持能力弱有关。只要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就能保证水土保持能力的提高。此外,发展植被种植还可以恢复土壤,有效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植物,保证植被覆盖面逐步扩大,大大改善周围环境质量,在保护水土资源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状态,更好地贯彻了生态平衡原则。(3)设置沉沙池。沉沙池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一种关键工程措施。要充分利用现状低洼地、池塘或设计的人工 湖,将其作为自然沉沙池使用,沉沙后再排入市政雨水 管网,用以有效防治施工期的泥沙流失。在有场地的 情况下,沉沙池规模应尽量大,并采用多级沉沙形式。根据对以往的水土保持方案中布置的沉沙池数量和验收的沉沙池容量统计分析结果,参考相关规范,提 出对沉沙设施有效总容量的要求:生产建设项目非汛 期施工时,平地区施工场地沉沙设施总容量不得小于 50m

/hm;丘陵区施工场地沉沙设施总容量不得小于 100m/hm。汛期施工时,施工场地沉沙设施总容量 不得小于100m/hm。当场地条件不能满足沉沙设 施总容量要求时,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沉沙能 力,如泥沙分离设备、泥浆脱水设备等,这些设备在城市更新改造的建设项目中经常使用。

2.3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指为了防止土壤侵蚀而采用的植树种草、绿化荒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以繁荣经济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林草措施除了提高土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不流失的作用以外,还可提供燃料、木料、肥料等资源,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好处,例如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满足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生活生存的必要需求,改善和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2.4加强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建设

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测监督、评估、信用监管和信息档案管理等标准化体系建设。城市水土保持有其区域特点。根据城市水土保持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实际,以及科技、人才、资金、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逐步积累水土保持调查资料和背景资料,以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监督监测手段和方法等基础资料,效益评价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项目监测和验收等实测指标数据,并做出科学分析和制定相应的数据。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根据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需要遵循的技术路线、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完善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规定,规范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的要求;(2)细化水土保持评价体系,突出水土保持措施的内容、环节和技术要求,完善各设计阶段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标准和具体任务;(3)逐步完善适合本市实际情况的与水土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规程、规定、导则、指南,并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严格执行;(4)重点加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积极引导建设、设计、方案编制和监督监测单位重视水土保持效益的发挥,提高水土保持投资回报率;⑤建设标准化、数字化的监管体系,特别是适合本市实际情况、具有本市地方特色的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相关单位的信用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条件,提出了以上各项水土保持技术要求,要实现在施工过程有效防控水土流失,还需要参建各方的重视和配合、相应资金的落实、相关监管制度的建立等多方面的条件。随着城市建设继续发展,对水土保持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要持续进行水土保持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研究,以及相关材料和设备的研发,使各项技术措施更能适应建设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为城市建设的生态健康发展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海绵城市”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3):12-14.

[2]杨轩.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