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焊点质量管控要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1

机器人焊点质量管控要素分析

姓名:高阳

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邮编:017000

摘要: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机器人焊接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成为主流,机器人焊接作为车身强度最重要的一环,机器人焊接强度直接影响整车质量,机器人焊接性能是由焊接参数和电极修模,包括零部件匹配质量决定,因此机器人焊接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各工艺参数以及修模质量。本文根据汽车机器人焊接的特点和过程控制要求,结合产品质量特征,提出了机器人焊接生产工艺控制要素。通过对各要素进行管控,达到提高机器人焊接的良品率,保证机器人焊接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机器人;参数管理;电极修模;强度

一、机器人焊接参数管理
(一)测量工具
编程器、电流测试仪、压力测试仪
(二)测量周期及控制标准
电流:一般焊点工位:1次/周;关键焊点工位:1次/周并记录;
压力:一般焊点工位:1次/3月;关键焊点工位:1次/1月并记录;
控制标准:焊接电流工频焊机±10%;中频焊机±3%;焊接时间±0;电机压力±10%;

焊接板厚(mm)

压力(kg.f)

调节开始时刻(ms)

调节终止时刻(ms)

基值电流(KA)

基值电流增量(%)

焊接时间(调试)(ms)

焊接时间(无限)(ms)

1.5+2

3100

30

200

9.8

10

400

500

1.8+1.5+1.8

4000

30

200

10.5

10

500

600

1.8+1.8

3100

30

200

9.9

10

500

600


二、机器人电极修模
(一)标准电极(帽)的技术标准
电极(帽)端面直径6-8mm(圆形电极帽端面);电极(帽)修模锥度>45度角以及<70度角;电极(帽)的接触面应平整无间隙,工作端面不超过刻度线(有刻度);电极(帽)接触应对正,各个方向的偏差应不大于1mm;电极(帽)无卷边现象。
(二)电极(帽)修模或更换频次
二层板焊接时的修模频次:在1000-1200电范围内(不允许超过1200点);
二层板与三层板焊接同时存在时修模频次:在900-1100点范围内(不允许超过1100点);
三层板焊接时的修模频次:在800-1000点范围内(不允许超过1000点)。
(三)电极(帽)修模吹气

①保证吹气功能正常启用;

②修磨压力>1000左右;

③鲁兹双刃刀片修磨状态好于单刃刀片;

④修模器不能反转;

修磨停止过后吹气延时5S关闭。

三、机器人焊接位置


            图12
四、机器人焊接缺陷
虚焊:焊点内部表面光滑,未出现熔化结晶现象,即熔点直径dl0
②焊点击穿:焊接区被焊穿;
③焊点扭曲:焊点处母材扭曲超过30度;
④焊点毛刺:焊点周围存在毛刺。

                      图三虚焊                          图四焊点击穿

                    图五焊点扭曲                    图六焊点飞溅
五、剖检管理
(一)剖检工具
剖检实验室配备液压扩张钳、锤子、扁铲、力矩扳手等破茧工具;
(二)过程强度检验频次
一般焊点的检验频次为1/20频次抽样检验,关键焊点或异性电极焊接点的检验为1/10频次抽样检验;
新品及改型改款车型分总成每阶段必须至少送检一套件进行剖检;
批量车型分总成剖检原则上按照累计1/5000的频次实施,如果该车型连续3个月累计产量不足5000套,按照1套/3个月的频次实施;
在遇到以下特殊情况:一款车型连续2个月未恢复生产、生产线改造恢复生产(车型共线改造、节拍提升改造、质量提升改造等)及焊接分总成工艺路线变更等,需安排焊接分总成进行剖检验证(剖检验证前需对焊接工艺条件的变化点进行评估、确认),验证符合质量要求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机器人焊接应用更广泛。保证焊接强度和稳定性,是提升整车质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焊接生产过程中,机器人焊接参数和修模质量直接影响白车身强度。而随着汽车行业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品的应用,不断提升机器人焊接质量和效率,促进自身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