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的2型糖尿病患对缓控释口服药认知度的现状,分析患者在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月选取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通州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口服缓控释药的2型糖尿病患4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2型糖尿病患缓控释口服药物认知度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药物使用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400例患者对缓控释口服药物认知度问卷的6个条目回答正确率为55.3%~59.3%;41~60岁的患者回答正确率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正确率高于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血糖达标组患者正确率高于不达标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签约的糖尿病患对缓控释口服药了解度较低,针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指导,有利于患者掌握缓控释药物的认知度和正确使用率。

  • 标签: 糖尿病,2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缓控释口服药物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存在频繁就诊现象,造成资源利用不均衡。案例管理可降低就诊频率、平衡医疗资源。社区护士案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药物管理、改变生活环境、参与团队干预、电话随访。本文综述社区护士在频繁就诊患者案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社区护士参与的频繁就诊患者案例管理的作用效果,为拓展我国社区护士在频繁就诊患者案例管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病例管理 社区护士 频繁就诊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血脂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并行生化检查的高脂血症患者,均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收集其基线资料及血脂指标,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分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DL-C不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752例,其中男性334例,女性418例。ASCVD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比例分别为22.87%(172/765)、22.21%(167/752)、46.81%(352/752)、8.11%(61/752)。ASCVD危险分层在性别、是否吸烟、是否超重或肥胖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总体达标率为48.80%(367/752),其中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达标率分别为83.73% (144/172)、53.89%(90/167)、34.38%(121/352)、19.67%(12/61)。女性(52.87%,221/418)、年龄≥80岁(58.82%,110/187)、不吸烟(52.40%,327/624)、规律用药(52.87%,221/418)的患者达标率更高(χ2值分别为6.323、11.816、19.022、25.27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800,95%CI:1.325~2.419)、吸烟(OR=2.630,95%CI:1.726~4.007)、不规律/自行停药(OR= 2.179,95%CI:1.581~3.003)是影响患者LDL-C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家庭医生签约的高脂血症患者心血管病风险较高,血脂控制尚不满意,应加强患者尤其是男性、吸烟、不规律用药患者的血脂管理。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血脂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并行生化检查的高脂血症患者,均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收集其基线资料及血脂指标,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分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DL-C不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752例,其中男性334例,女性418例。ASCVD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比例分别为22.87%(172/765)、22.21%(167/752)、46.81%(352/752)、8.11%(61/752)。ASCVD危险分层在性别、是否吸烟、是否超重或肥胖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总体达标率为48.80%(367/752),其中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达标率分别为83.73% (144/172)、53.89%(90/167)、34.38%(121/352)、19.67%(12/61)。女性(52.87%,221/418)、年龄≥80岁(58.82%,110/187)、不吸烟(52.40%,327/624)、规律用药(52.87%,221/418)的患者达标率更高(χ2值分别为6.323、11.816、19.022、25.27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800,95%CI:1.325~2.419)、吸烟(OR=2.630,95%CI:1.726~4.007)、不规律/自行停药(OR= 2.179,95%CI:1.581~3.003)是影响患者LDL-C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家庭医生签约的高脂血症患者心血管病风险较高,血脂控制尚不满意,应加强患者尤其是男性、吸烟、不规律用药患者的血脂管理。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8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就诊的已签约家庭医生的慢性失眠患者中,以便利抽样法抽取410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的基础资料、失眠疾病认识情况及行为习惯等,采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估患者抑郁情况。调查对象以女性(74.1%,304/410)、已婚(84.9%,348/410)、退休老年人(71.9%,295/410)为主。在失眠认识方面,正确率前3位依次为"紧张、焦虑易致失眠"(92.2%,378/410)、"失眠除了睡不好,对身体没危害"(72.2%,296/410)、"打鼾说明睡得香"(70.2%,288/410),后3位依次为"夜间梦多说明睡眠差"(11.5%,47/410)、"长期吃安眠药会依赖、成瘾"(12.7%,52/410)、"失眠一定是身体有病带来的"(12.7%,52/410)。在行为习惯方面,仅22.2%(91/410)睡前1 h适量读书看报或无其他不良习惯,规律运动、午休者分别占70.2%(288/410)和34.1%(140/410)。在治疗方面,分别59.5%(244/410)、40.5%(166/410)尝试西药、中药治疗,仅7.3%(30/410)尝试心理治疗。PHQ-9评估结果显示,46.3%(190/410)患者无抑郁,19.8%(81/410)患者存在中度至重度抑郁。提示本地区失眠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需提高,行为需改善,全科医师应进行健康教育转变患者疾病认识及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失眠 认识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构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可显著提升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患者获取优质康复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质量评价指标 吞咽功能 生存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肺功能指标变化。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10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并选取同期单纯COPD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和肺功能指标,并且进一步采用配对检验比较22例患者肺癌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合并肺癌组吸烟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咯血、呼吸困难、胸痛、消瘦、肺不张、胸腔积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PD合并肺癌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64.33±16.93)%比(50.18±18.37)%]、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0.39±10.02)%比(50.27±10.70)%]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94、7.24,P值均<0.001),血红蛋白校正后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adj%pred)[(73.05±12.01)%比(76.80±11.63)%]低于对照组(t=2.35,P=0.020);比较22例COPD患者肺癌前、后肺功能,结果示发生肺癌后FEV1%pred、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和DLCOadj%pred较肺癌前降低(t值分别为3.02、3.82、3.21和3.65,P值均<0.01),而残气量/肺总量(RV/TLC)较肺癌前升高(t=2.43,P=0.024)。结论COPD合并肺癌患者咯血、胸痛、消瘦等临床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FEV1%pred和FEV1/FVC优于对照组,但是患者发生癌变后其通气功能指标和弥散功能均降低。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癌 临床研究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伴KMT2A-MLLT3基因阳性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CML-B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和实验室指标变化。患者于2017年确诊为CML,2018年进展为CML-BC,BCR-ABL1伴KMT2A-MLLT3基因阳性且T315I突变。2019年1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6个月后复发,经普纳替尼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无效后死亡。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慢性,BCR-ABL阳性 突变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伴KMT2A-MLLT3基因阳性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CML-B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和实验室指标变化。患者于2017年确诊为CML,2018年进展为CML-BC,BCR-ABL1伴KMT2A-MLLT3基因阳性且T315I突变。2019年1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6个月后复发,经普纳替尼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无效后死亡。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慢性,BCR-ABL阳性 突变 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