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诗之雅译——《消失的民国》系列散文之十一据考证,近代诗歌的翻译,始于美国诗人郎费罗的《人生颂》一诗.此诗于同治三年(1864)曾被英使威妥玛译为'有意无韵,似通非通'之作,这年又经时任总理衙门大臣的董恂加工润色,成为七绝'长友诗'九首,于1872年刊行在《蕉轩随录》上.而董恂也被钱钟书称之为'具体介绍近代西洋文学的第一人'.

  • 标签: 民国系列 消失民国 系列散文
  • 简介:挽赞中的大度--《消失的民国》系列散文之八  《洛阳伽蓝记》载后魏隐士赵逸,答好事者语云:“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吕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词损实。当时作文之士,惭逸此言。”有条不成文,有俗不成约,墓铭然,挽赞亦然。辞章之中,挽赞当数特别的一类。既挽,乃生者对逝者的缅怀追想、显扬评价,既赞,难免有溢美过誉、嘉尚谬奖之词。挽赞之辞虽盛,却非盖棺之论。

  • 标签: 民国系列 消失民国 系列散文
  • 简介:日人对商务教科书的删禁--《消失的民国》之六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政府就对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中的内容极为不满,曾多次交涉,要求删改,无果。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日军在商务印书馆上空投掷了六颗燃烧弹,第二天又派日本浪人将未被炸毁的东方图书馆纵火焚烧。上海上空几十里纸灰蔽日,三天不散。至此,商务厂房及东方图书馆尽毁。后经努力,商务于七个月后部分复业,但已元气大伤,已今非昔比。为何对一家出版机构会如此恨之入骨?1940年,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在其出版的《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一书中,将商务被毁的原因归纳为二:一则,全国所用大部分抗日教科书为商务所出版;一则,“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驻扎在商务厂房里。

  • 标签: 民国系列 消失民国 系列散文
  • 简介:民国时期的文言白话之争——《消失的民国》之一文言与白话的纷争,已历百年,其间的是非曲直,也已是既往之事,背时话题,无人再为之侧目.纷争的结局是拔山扛鼎、摧枯拉朽一边倒,待白话大势已立、天下同声之时,人们似乎又发现了文言的些许价值.当年反对文言,群起而攻之,置之死地而后快,其立足点为政治的反对封建、民生的普及教育,如今心仪文言,则在其文化的本体追述、历史的文献功效.鉴于此,有关文言与白话的议题时被提及,但文言已逝,背影依稀,尽管背影也绰约,洪钟绝响,仅留余音,却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 标签: 民国系列 消失民国 系列散文
  • 简介:版画在中国美术界曾有过显赫的主流地位,富于张力的刚性表现,暗合了特定时期的政治诉求,那时几乎所有画家皆参与其中,所有展事皆占据半壁,候琪先生当年入版画专业问学时,情形大致还如此。之后,社会转型,市场主导,从事此科创作的画家多弃之他就,版画重归小众,全然不为武器地存在。而候先生却能心无旁骛、恪守不渝地持刀镂刻至今,恒也。

  • 标签: 写意 木板 主流地位 政治诉求 社会转型 市场主导
  • 简介:生命的温度,皆存于壶瓶。开始尚可沏茶,前一刻红茶,后一刻绿茶,中年之后,便成了温吞水,茶是茶,水是水,已无溶度。一器热度,迟早会冷却下来,人亡业显,身谢道衰,留下一底记忆的碱垢。

  • 标签: 年龄 红茶 绿茶
  • 简介:中学时代私听邓而君的靡靡之音,一首不知名的歌印象最深,词曰:“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玛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

  • 标签: 空间 时间 故乡 喜玛拉雅山 中学时代 家园
  • 简介:一个领域的大家,其终日关注似乎都不在专业本身,说明一个问题,所谓专业本身的掌握,其多为技术性,而要使专业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仅技术性的成分万万不够。

  • 标签: 收藏价值 收藏家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 简介:时间是生命的成本生命源于偶然,时间本就永恒,生命中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时间,而生命未必是时间的价值.从生到死,皆生命在时间流水线上留下的刻度,过往了,便也随之消失.

  • 标签: 人生 生命 时间 流水线 成本
  • 简介:1912年元旦,民国成立当日的《申报》发表贺词,仍"万岁"不已:"今日为新中华民国新元旦,孙总统新即位,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之新出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祝我新国民万岁!新民万岁!新总统万岁!"此为旧习。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访客不断。一日,扬州一年近八旬的萧姓盐商专程到南京拜谒孙中山。

  • 标签: 《申报》 北王 访客 爵号 八千岁 韦昌辉
  • 简介:在近代书画家中,吴友如当数个例。这位新闻图画的巨擘宗师,借助现代传媒的便捷,将晚清社会剧烈的变革与各阶层之众生相,加以描肖刻微、细摹工写,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形象资料。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丹青妙手,尤其是他的白描功夫,老成持重,炉火纯青,

  • 标签: 书画家 新闻图画 现代传媒 吴友如 社会剧 白描
  • 简介:王士稹《池北偶谈》论苏东坡黄山谷诗:“许彦周诗话云:东坡诗不可轻议,词源如长江大河,飘沙卷沫,枯槎束薪,兰舟绣鹚,皆随流矣;珍泉幽涧,澄泽灵沼,无一点尘滓,只是体不似江河耳。杜文轩论苏黄云:譬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去,若女子便有许多妆裹,此坡谷之别也。”坡诗汪洋恣肆,开阖自如,

  • 标签: 《池北偶谈》 苏东坡 诗话 山谷诗 王士稹 黄云
  • 简介:三晋人物自古代有杰出,其产生不仅与其个人、家族、时势有关联,而且与三晋这一地域有密切联系,所谓人杰地灵所指即是。地域对人才有所塑造,人才对地域也有所重塑。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精神上却远近启承连贯,对当今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三晋人物 人杰地灵 楷模 榜样
  • 简介:三晋人物自古代有杰出,其产生不仅与其个人、家族、时势有关联,而且与三晋这一地域有密切联系,所谓人杰地灵即所指。地域对人才有所塑造,人才对地域也有所塑造。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精神上却远近启承连贯,对当今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三晋人物 人杰地灵 楷模 榜样
  • 简介:徐沟背棍太原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社火表演,当数徐沟背棍了。民间有赞语曰:"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背棍,亦称"背阁"、"扛装",起源于原徐沟县。相传由雨后谢神活动演变而来,根据人的多少可分为单人棍、双人棍、三人棍以及独具特色的跑马棍,结构上又分为直顶式、旁挂式和活心式三种。

  • 标签: 山西 民俗 地方特色 太原地区
  • 简介:平遥自古人稠地簿,所以外出谋生的艺人多、工匠多、商贾也多。远足的匠人们不知从哪儿带回了推光漆、螺钿手艺,并在此发扬光大,四散的商人们把本地烹饪的牛肉传到了他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再经平遥籍歌唱家郭兰英“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这么一唱,更使之成为晋中第一名产。其实。游子们带回更多的是外面世界进步的思想、多元的文化、新鲜的事物。基于此中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为什么会诞生于这里的疑问便不难寻到答案了。

  • 标签: 平遥 中国 外出 票号 牛肉 商人
  • 简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有此抱负,难免以外谋内,不察物情,空口论高下,志大言亦大。《新唐书·杜甫传》云:"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北伐胜利后,傅斯年等人在蔡元培家吃饭,众人皆醉,傅肆口乱语:﹃我们国家整好了,不但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伊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

  • 标签: 唐书·杜甫传 傅斯年 土耳 黄仁宇 知者 先立乎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