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IVT)后桥血管治疗(EVT)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IVTEVT治疗的203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EVT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与非替罗非班组(123例),将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根据是否行急诊支架植入术分为支架植入组(52例)与非支架植入组(28例)。分别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后24 h、2~3 d及90 d颅内出血(ICH)或术后3~90 d新发ICH发生率,致死性ICH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1)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替罗非班组男性、串联闭塞、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者占比较高,心房颤动者占比较低,手术时间较长,脑卒中类型的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与非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24 h ICH发生率、术后2~3 d ICH发生率、术后90 d ICH发生率、致死性ICH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支架植入组比较,支架植入组患者串联闭塞、球囊扩张者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组与非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术后3~90 d新发ICH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支架植入组比较,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24 h、2~3 d及90 d ICH发生率,致死性ICH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接受IVT后桥EVT术中使用替罗非班总体是安全的,但如果术中再行急诊支架植入术则会导致ICH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

  • 标签: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