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新生儿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法。统计患儿发育情况,统计患儿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神经发育评价指标统计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各项神经发育指标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长量、身高增长量及头围增长量统计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患儿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9月,结束于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共90例,为了更好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90例新生儿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将常规护理管理应用在对照组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将优质护理管理应用在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和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升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 新生儿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新生儿人数为3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新生儿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新生儿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安全性,并使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大大缩减,为患儿的早日出院起到了良好的帮助作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共计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深入了解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所有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4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情况,并统计护理期间产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治疗时间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无论是通气、氧疗时间,还是病症缓解、住院时间,均短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7.5%(3/40)、22.5%(9/40)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比,后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新生儿的治疗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新生儿的预后有着良好作用,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集束化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