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的局限于历史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于发掘历史背后的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本文中,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为例,通过三个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涵养家国情怀,以期对后来的历史教学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家国情怀 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通过以下三个角度探析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涵养家国情怀。    一、质疑探究,养育历史情怀    新时期,历史教学更多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而历史教学首先面临一个问题: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当然,这里的“疑”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自主的“疑”,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自主在思考,面对学生的“疑”,教师不能立刻给出答案,而应该进入“探究”学习阶段。“探究”包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根据不同课型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历史,从更深层的历史中养育历史情怀。    在罗马法的起源阶段,通过“平民的抱怨”,学生知道习惯法存在诸多缺陷,在“平民的斗争”中,贵族不得不做出妥协,《十二铜表法》虽然还保留些许野蛮的习惯法,但是却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学生会质疑:习惯法为何发展为成文法呢?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平民坚持不懈斗争的重要性,当然他们更加认识到贵族的妥协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如果没有平民的斗争,贵族不会妥协,而如果没有贵族的妥协,罗马贵族统治难以维系下去,罗马成文法也难以诞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思维很活跃,他们能联系到世界历史中的斗争与妥协,有的学生还会引申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大家对斗争和妥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罗马法的发展阶段,学生会质疑:公民法为何会发展为万民法呢?在这一部分,我引导学生假设,如果公民法没有发展,当时的罗马帝国会面临怎样的困境呢?通过学生的思考自主探究,学生能自主认识到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法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法律进步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罗马法的完善阶段,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民法大全》为何得以编纂呢?罗马法体系为何最终形成呢?在引導学生阅读史料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感悟法律的完善离不开统治者的重视和法学家的努力。进而引导学生联系当今中国社会,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法律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艰辛,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国法学家的努力,进一步深刻养育对法律发展的历史情怀。    二、史料研读,阐释历史背后的智慧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因而在历史核心素养的指导之下,史料教学仅仅是出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史料的类型是多样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和建构历史,在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解读史料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启迪学生更多的发掘历史背后的故事,进而引导学生阐释并感悟历史背后的智慧。    在《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中,在引导学生思考古罗马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自然法的理念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多的相关史料,当学生阅读到:“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时,引导学生感悟自然法的理念和精神,进而深入领会平等和权利的深刻内涵,进而感受到罗马法背后所隐含的罗马人的不凡智慧。在讲解“历久弥新——法之影响”时,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来源广泛的史料,通过史料的阅读,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罗马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就如同歌德曾赞誉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进而让学生更深入领会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1]在感悟罗马法博大精深的同时,更引导学生体悟罗马人的智慧与理性。    三、情境创设,加强情感体验    “向历史学习,受历史教育就是侧身于一部部历史剧中,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观察历史舞台上的众生百态。” [2]这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授课内容,合理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历史、内化历史,加强情感体验。    在《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中,笔者在结尾设置了一个“角色扮演”的环节:如果你是公元 3世纪的古罗马帝国一员,对当时的法律你有什么感受?为了保证课堂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对贵族、奴隶、平民、妇女的扮演者做相关的指导,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带领班级学生真正走进公元 3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引导学生感知罗马法的宏伟与不足,感知罗马法的与时俱进,感受罗马人的智慧,深刻领会韩非子所言的“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内涵,进而联系当今时政,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引导学生感知习总书记所说的“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历史教育关乎人生、服务人生,就必然关涉社会、民族、国家和世界,就必然会影响和造就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人格健全的公民和具有世界意识的国家公民。” [3]因此,历史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做有高度的老师,教授有厚度的历史课,培养有温度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M], 2005.     [2]李传印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     [3]徐赐成 .历史意识视野下的历史学习 [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 10) .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1994年,日本首次报道了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其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体现出了微创这一明显优势,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不断发展。现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技术不断成熟,其器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理想的疗效让手术指证从治疗早期胃癌扩展到了进展期胃癌,而现在相关报道的不断增多,使得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 标签: 早为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大部分的城市都在全面的进行建设,但是在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显著的。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建设,这项工程本身的复杂度不高,但是却需要一定的施工技术。但是由于大部分的人都不能非常好的重视此类工作,从而导致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就从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内容入手,全面的进行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措施相关探究。

  • 标签: 市政 混凝土排水 管道工程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肿瘤切除术中半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需要进行肝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半肝血流阻断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缺血预处理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量、手术的平均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肝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肝肿瘤切除术 半肝血流阻断法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基础工程,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要保证工程的质量。排水管道的施工就是市政道路施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以科学的技术,安装出合格的管道,建设出完善的排水系统是市政道路单位必须做到的。本文对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道路工程 给排水管道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阐释了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含义、现状,并结合相关监理工作经验,引述了河道清淤疏浚与堤坝加固成为了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施工与修堤筑坝来有效保证河道的畅通性,有效提升河流的排洪能力,能够提升水利的应用质量。本文就以此为基础,对河道清淤疏浚与堤坝加固的施工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 标签: 工程监理 河道清淤 堤坝加固
  • 简介:山东省海阳市风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于1999年搬进新校舍以来,不断硬化、美化、绿化校园,使学校环境优雅清新、美观、给人以赏心悦目、文学气息浓厚的感觉。几年来,学校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了“以人为本、创新为先、突出亮点、形成特色”的办学思路,以教研为龙头,大搞个人教研、群体教研、个性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果:学校开展的“谈天说地”活动被海阳市教育局在全市推广普及,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有极大的促进,并获得了省级教研成果

  • 标签: 海阳市 凤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办学思路 教育科研 教师继续教育 学校管理
  • 简介:目前,小学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小学青年教师在学校教师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小学青年教师具有更实际、更符合基础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树立现代基础教育理念,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另外,对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衡量评价,需要改进评价理念,革新评价方法,改变评价思维,改革评价模式,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 标签: 小学教师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 评价方法 教育规律
  • 简介:简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围绕基础教育进行的几次重大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目的、内容及实施措施。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进行的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应认识到的几个问题。

  • 标签: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 简介:中学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这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化学新课程实施中,设计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途径,文中对中学化学新课程中探究实验的特点、基本要求及设计原则进行阐述。

  • 标签: 探究实验 中学化学课程 化学教学 特点 设计原则
  • 简介: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很多有关个人和社会的事务需要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世界观作出适当的决策。因此,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人在今天科学技术起主导作用的社会里生活起来可以更应对自如。传统的、重视学科结构和英才培养的科学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 标签: 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改革
  • 简介: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在农村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学校许多方面的工作都产生着重要影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抓好劳动实践教育,能够促进普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能够引导学生创造物质财富,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定向,对于基础教育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基地的功能;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劳动实践教育中必须注重五个结合。

  • 标签: 劳动实践教育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农村教育事业 个性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 生产发展
  • 简介:英国素有重视科学教育的传统.早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教育之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1869年,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ThomasHenryHuxllwy,1825-1895),主张应把自然知识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英国在中学开始开设化学课程.经过近一百五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英国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学化学课程体系.本文就英国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希望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 标签: 中学化学课程 化学教育 科学教育 课程改革 中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