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危重症评分系统对于热射病患者28 d存活率的评估价值。方法于2019年3月,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救医学部收治的71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及24 h内生命体征和相关病理生理学指标的最差值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S)、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Ⅱ,SAPSⅡ)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根据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45)和死亡组(n=26)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各项评分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性别、24 h内的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SOFA、SAPS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预测热射病患者28 d存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且明显大于APACHEⅡ、SAPSⅡ评分。当SOFA评分的截断值为9.0分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71.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与SOFA评分≥9.0分患者比较,SOFA评分<9.0分患者28 d存活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P<0.01)。结论危重症评分系统SOFA、APACHEⅡ、SAPSⅡ均能较好地预测热射病患者28 d预后,其中SOFA评分更为准确。

  • 标签: 危重症评分系统 热射病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 简介:摘要:建立了车辆悬置系统与悬架系统的集成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集成控制系统。针对最优控制器加权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加权系数以提高集成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为验证集成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LQR控制策略的效果,利用Matlab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悬架动挠度的峰值和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6.28%和19.13%。悬置动挠度的峰值和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88.37%和83.33%。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LQR控制策略在改善悬架动挠度和悬置动挠度方面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 标签: 集成控制 悬置系统 悬架系统
  • 简介:摘要: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属于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工业活动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生产活动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不符合我国目前所提出的节能减排发展战略。因此为了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在工业厂房中开始应用能源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管理,了解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对于工业厂房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能源管理系统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工业厂房能源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能源管理系统 工业厂房 应用
  • 简介:摘要强弱电系统是大型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电力应用系统,也是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配电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形式。但在实际的接地操作和应用当中,强弱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存在较大的出人和问题,这导致了配电系统功能的部分丧失。因此要做好强弱电的接地工作。本文结合强弱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及其接地方式。

  • 标签: 大型建筑 强弱电系统 接地
  • 作者: 刘威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4
  • 机构: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30000
  • 简介:摘要: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能够提高工程测绘的准确性,满足各方面测绘测量需求,针对测绘结果对项目整体发展带来的影响,还要加强测绘设备、测绘技术的合理性。文章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展开探讨。

  • 标签: 测绘工程 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 系统控制
  • 简介: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带动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而且也使得数字接入技术日益升级,而当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使得电信通信系统更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光纤无线接入技术需要将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进行结合,它可以有效解决电力通信系统所面临的问题。这篇文章就根据如何有效将数字接入技术应用于电力通信系统当中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数字接入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 研究应用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我国经济领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在全球中的地位都得到了提升。而我国工业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的需求量,以往的传统体系已经远远不能追随当今的发展脚步,因此在电力发展领域进行智能化发展是今后电力行业发展的不然趋势。不过我国如今的现状为电力系统智能化的相关技术和操作水平都制约了电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我国较为严峻的发展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引进电力系统自动化,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达到更高的标准。

  • 标签: 电力系统自动化 智能技术 现状 应用
  • 简介:摘要:载人航天事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发展状况取决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对于科技的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空客A320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飞机机型,自从1988年问世以来,已经累计超过1.4亿次起降。本文主要以空客A320系列飞机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其液压渗漏的维护要点,希望为航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 标签: 民用飞机 液压系统 渗漏维护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充分改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也会对生活中的各种设施发展提出更高质量的追求,比如,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能够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基于此,以下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给排水系统设计 施工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振源,设计一套隔振良好的悬置系统以及性能合理的悬置元件是获得整车良好振动噪声特性的主要任务。首先,从黏弹性悬置的动特性及其隔振性能出发,结合发动机不平衡激励以及路面不平度激励在频率和幅值上的特点,论述了悬置的理想频变、幅变特性,以及基于传递率曲线单一不动点的隔振性能优化方法。其次,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集总参数与液力机构的结构几何相关联的惯性通道式液阻悬置的非线性集总参数模型及其等效力学模型,进而基于传递率曲线上的双不动点探讨了隔振性能优化的方法。

  • 标签: 发动机 振动特征 隔振技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光伏—储能系统信息传递与优化运行方法,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并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应用。通过详细分析实际案例和充分支持的数据研究,发现光伏—储能系统的信息传递和优化运行对能源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最优化系统设计、信息传递策略和运行控制,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性能,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应用做出贡献。

  • 标签: 光伏系统 储能系统 信息传递 优化运行 可持续能源
  • 简介:摘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辅助驾驶系统已成为提升驾驶安全和便利性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着重探讨了辅助驾驶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分析了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优化后的人机交互界面如何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最后,对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智能网联汽车 辅助驾驶系统 人机交互 界面设计 用户体验
  • 简介:摘要: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维持电力系统自动运行的安全效果,完善电力体系运行方案的基础上降低资源的浪费,从而真正意义上创设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融合的电力管理平台,为国家电力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智能化变配电工作的综合效果。与此同时,能建立更加和谐高效的电网调动模式为不同级别电网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简化传统电力系统运行的流程,落实协调化管理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可靠、更灵活。

  • 标签: 电力系统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内的交通建设工作成为了目前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人们私家车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城市的道路拥堵现象更是为城市生活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轨道交通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并且实现节能环保的出行体验,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其中的通信传输系统与轨道交通等正常运行有着密切的关联。为此,本文将简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中通信传输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

  • 标签: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通信传输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煤炭作为中国的关键电力能源之一,其开采效率的安全性对于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作为煤矿行业的关键环节,它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对于提升煤矿生产效益,确保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研究红岭煤矿运输队,以红岭煤矿井下电机车和轨道运输为代表,探讨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煤矿机电运输系统 红岭煤矿运输队 井下电机车 轨道运输
  • 简介:摘要随着电网的高速发展,电网中在运互感器计量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网内Ⅰ类电能计量装置中的互感器准确度等级必须为0.2级,因此对互感器现场计量检定工作效率提出了严峻要求。针对传统电力互感器现场检定效率不佳的情况,进行智能型电力化感器的设计。以下本文就智能型电力互感器移动计量检定系统的设计展开探讨,并着重对其的运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提高电力互感器的测量水平,提高电流、电压的测量效率,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持续供电。

  • 标签: 智能型电力互感器 移动计量 检定系统设计 运用
  • 简介: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缺少不了电能的支持,电力系统逐渐扩大,高压电气设备越来越多,对于其绝缘在线监测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能够设计出优质的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绝缘监测系统,成为电力工作人员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就该系统做了简要研究,并分析了其中主要设备的监测要点,希望能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资料。

  • 标签: 高压 电气设备 绝缘 在线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增长,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创新,与此同时,在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建设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智能技术合理规范应用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开展质量的高低,有助于企业在较低投入的状态下形成更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企业需要科学引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行业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电力系统智能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 标签: 电力系统智能技术 自动化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建筑设计中自然光与通风系统的优化配置,探讨如何通过合理配置自然光与通风系统,提升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和节能效果,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建筑设计 自然光 通风系统 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