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副词“时而”原本是“副词+连词”的非句法结构,先秦即已出现连用,因句法、语义等的变化跨界融合成词,清代突然成词并出现迭用格式“时而……时而”。这反映了词汇化的一般规律;但“时而”的成词同时还受到“有时而……有时而”格式的影响,而与“时……时”“有时……有时”格式没有直接关系,这是“时而”成词过程中的特异性。词汇化不都是单个、孤立、规则的现象,有的可能是一批、一类、甚至整个词汇系统间的相互系联、调整、互动和影响。

  • 标签: “时而” 词汇化 特异性 “有时而……有时而” 词汇系统
  • 简介:语言演变中存在~种因结构省缩导致的词汇化,其类型约有近十种,往往形成跨层结构的双音虚词。文章通过分析“之后”等的形成过程,指出其词汇化是结构省缩的结果,并概括出了一些规律。结构省缩导致的结果本质上是成分序列本身表层的结构简化,最根本的动因是语言经济原则,机制主要有韵律和双音化、省缩内容的功能弱化消失、语义表达的焦点和重心所在以及特定的构式框架的压缩等。结构省缩与一部分词汇化的生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身可以说是一种推动或导致有些语言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 标签: 结构省缩 词汇化 表层结构简化 经济原则 机制
  • 简介:多元词汇化与语法化是存在多重路径的语言演变现象。“加以”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具有多功能性。历时上它经历了多元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四重演变,演变结果分别为:表“加上”义的动词、连词“加以”、表“施及”义的一般动词以及形式动词“加以”。其演变的主要机制和动因是去范畴化和介词并入。此外,连词“加以”的形成还与所在的句法结构密切相关,而形式动词“加以”的形成还与汉语动名互转的无标记性以及韵律等因素有关。在“加以”的多元词汇化和语法化中,除了句法结构等因素外,“加”的语素义对其演变路径、分化及其结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加以”多元词汇化多元语法化句法结构语素义
  • 简介:新词新语的出现流行及其特点和价值一直是语法学和修辞学关注的一个热点。近来,媒体上出现了不少“被XX”新词,不但在一些不及物动词前加上“被”字的“被自杀”“被就业”“被捐款”,在一些不能用被动的及物动词前加上“被”字的“被代表”,而且还在有的形容词甚至名词前加上“被”的“被开心”“被小康”等等,这类词形式多样、增长迅速,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以致有不少人称之为“被时代”。

  • 标签: 新词新语 不及物动词 “被”字 修辞学 语法学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