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张xx,白内障术后2月开始出现右眼视力下降,矫正视力0.25,OCT检查发现黄斑区颞上方视网膜渗出性脱离波及黄斑中心凹,黄斑颞上方可见局部的网膜下中等反射病灶,伴RPE层破坏。眼底彩照可见黄斑颞上方一较大范围的视网膜浅脱离,病灶内较多的黄白色小点。考虑诊断:2型CNV,给予行FFA检查:右眼早期可见颞上方强荧光渗漏点,至晚期荧光继续增强,渗漏范围扩大,并伴有轻度的荧光积存。诊断:2型CNV。给予2次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激光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 简介:摘要:患者因左眼眼前遮挡感及视力下降1年就诊。 查体:矫正视力R 1.0 L 0.6,眼前节基本正常,左眼视网膜后极部散在的黄白色点状病灶,病灶边界模糊,视盘下方的黄白色病灶较大,且中央有点状的色素增殖。FFA检查:左眼早期可见后极部及视盘周围点状的强荧光,至晚期高染。ICGA: 视盘及黄斑周围点状的弱荧光。OCT :可见部分椭圆体带缺失及视网膜下的颗粒状的高反射点,视盘周围可见大范围的椭圆体带缺失。视盘下方病灶扫描可见视网膜下方的一大团中等反射灶,下方RPE层及Bruch断裂缺失。视野检查:左眼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较大范围视野缺损。综上所述:诊断为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合并点状内层脉络病变

  • 标签: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抗青光眼手术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病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眼外伤等。随机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法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和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1)两组手术前后眼压及矫正视力。(2)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前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眼压及矫正视力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可以减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玻璃体腔 雷珠单抗 抗青光眼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