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蔡伟 周欣 杨宁 牛秀珑 杨国红 张芯 王维 陈少伯 李玉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高原高寒环境及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天津 30016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天津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病学院,天津 300070,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勤务环境皮肤疾病防治研究所,天津 300162,天津市河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天津 300170,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天津 300457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分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纵向分析孕期血压数据,探索妊娠期间血压分类轨迹与未来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风险之间的联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天津市19家社区医院招募的孕早期女性受试者,采集孕28周前5个阶段(即12、16、20、24和28周)的孕检血压数据纳入分析,同时采集孕妇基本信息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应用LCGM建立收缩压、舒张压的分类轨迹模型;分别以收缩压轨迹、舒张压轨迹作为预测变量,以妊娠28周后至分娩时是否发生PE作为结局变量,进行PE的预测研究。结果共纳入5 560例已生产的单胎妊娠孕妇,其中随访期间诊断PE 128例,妊娠期高血压106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采用LCGM拟合血压动态变化,确定了4条收缩压分类轨迹和4条舒张压分类轨迹。收缩压分类轨迹对应的血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在校正了初检体重指数、是否初产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等混杂因素后,收缩压分类轨迹_4(SBP_traj_4)的OR值为4.023(95%CI:2.368~6.835,P<0.001),收缩压分类轨迹_3(SBP_traj_3)的OR值为1.854(95%CI:1.223~2.811,P=0.004);舒张压分类轨迹_4(DBP_traj_4)的OR值为2.527(95%CI:1.534~4.162,P<0.001),舒张压分类轨迹_2(DBP_traj_2)的OR值为2.238(95%CI:1.328~3.77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基线血压水平联合血压轨迹对PE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应用LCGM分类增长模型构建孕12~28周的血压分类轨迹可对孕28周后PE进行早期预测分析,提示孕期血压分类轨迹是一种可用于孕妇PE危险分层的新方法。

  • 标签: 高血压,妊娠性 先兆子痫 前瞻性队列研究 潜分类增长模型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混合式教学能够把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考。提出一种基于BOPPPS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主要使用BOPPPS模式,课堂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借助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展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参与度,学生知识掌握更加牢固,高层次思维得到培养。结合混合式教学应用实践,对混合式教学设计提出了应用建议。

  • 标签: BOPPPS教学模型 线上线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抗炎和抗氧化应激作用,寻找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方法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构建银屑病样小鼠模型,通过PASI评分和组织病理评估丹参酮胶囊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炎性反应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基因[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二相解毒酶基因[NAD(P)H醌氧还原酶-1(NQO1)]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丹参酮胶囊能明显改善银屑病样小鼠炎性反应程度,包括减轻皮肤红斑、鳞屑和皮损厚度。丹参酮胶囊能降低银屑病样小鼠血清中IL-17A和TNF-α水平(均P<0.05)。丹参酮胶囊还能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皮肤组织中Nrf2、HO-1和SOD2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通过降低银屑病样小鼠血清中IL-17A和TNF-α水平以及激活Nrf2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丹参酮胶囊 Nrf2 IL-17A 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