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 BP)在肾内科治疗中的疗效。策略:选择 116例 A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 BP组和对照组。 BP组接受持续 BP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116例 ARF患者病因: 68.1%( 79例)为肾前性; 16.4%( 19例)为肾性; 6.9%( 8例)为肾后性;其他 8.6%( 10例)。其首要疾病诱发因素为感染,占 29.3%( 34例)。 BP组总有效率高达 87.9%,对照组为 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 P<0.01)。且 BP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P组 BUN、 Scr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P组患者血 Na+、血 K+及血 Ca2+等电解质水平均明显获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RF的主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主要诱发因素是感染。给予 ARF患者持续 BP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血 BUN、 Scr等指标,改善患者血电解质水平,有益于缓解 ARF病情和严重程度,有助于 ARF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BP)在肾内科治疗中的疗效。策略选择116例A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BP组和对照组。BP组接受持续BP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结果116例ARF患者病因68.1%(79例)为肾前性;16.4%(19例)为肾性;6.9%(8例)为肾后性;其他8.6%(10例)。其首要疾病诱发因素为感染,占29.3%(34例)。BP组总有效率高达87.9%,对照组为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1)。且BP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组BUN、Scr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组患者血Na+、血K+及血Ca2+等电解质水平均明显获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F的主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主要诱发因素是感染。给予ARF患者持续BP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血BUN、Scr等指标,改善患者血电解质水平,有益于缓解ARF病情和严重程度,有助于ARF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 疗效
  • 简介:摘要分析讨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93例肾内科住院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疾病,以及部位分布,和病原学的特点进行观察。结果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7%;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与肺部,分离出病原菌总计7株,占70%,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分离出病原菌总计10株,7株革兰阴性菌,占70%,2株革兰阳性菌,占20%,真菌1株,占10%,病原菌分布中,大肠埃希菌为3株,占30%,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20%,粪肠球菌1株,占10%。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其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关注,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 标签: 肾内科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