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企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新时期,二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起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融合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企业思想 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 建设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既往肠切除对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30d内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9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肠切除吻合术的9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既往肠切除组(45例)和既往肠切除组(47例),分析既往肠切除与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92例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共11例(12%)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其中无既往肠切除组2例,既往肠切除组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22,P=0.03)。既往肠切除组与无既往肠切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OR值为5.092(95% CI:1.035~25.048)。既往1次肠切除(24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既往>1次肠切除(23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6%。既往肠切除次数增多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增高相关(r=0.995)。结论既往肠切除是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Crohn病 吻合口瘘 吻合术,外科 危险因素
  • 作者: 毛琦 姚丹华 李幼生 黎介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 2100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20001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 2100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200011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尚无可以准确判断放射性肠损伤肠管活性的客观标准,如何选择最佳的切除部位是放射性肠损伤手术的最大难题。本研究首次尝试应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NIRFI)术中定位放射性肠损伤病变肠管部位及切除范围,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10例因放射性肠损伤引起肠梗阻住院行手术治疗、小肠切除范围>100 cm且术中应用SPY成像系统(加拿大Novadaq科技公司)进行实时成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在腹腔镜下分离致密粘连,充分游离梗阻部位肠管后取相应切口进腹。手术医生根据病变肠管浆膜层颜色、肠壁厚度、肠系膜肿胀程度等确定切除范围后标记。随后,静脉推注2 ml吲哚菁绿(ICG)行术中NIRFI,观察并记录病变肠管动静脉期成像结果,最终切除范围主要评估标准以肠系膜动脉显影期的系膜血管纹路改变为准。放射性肠损伤病变肠管处,肠系膜动脉显影期系膜血管纹路紊乱,正常肠系膜血管的"梳样"分布完全消失,仅可见肠壁内云雾状表现。病变肠管组织显影期及肠系膜静脉显影期成像结果与正常肠管无显著差别。记录患者在NIRFI辅助定位下的手术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切除范围、吻合部位、手术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收集患者随访5年的腹部增强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资料,评估是否存在吻合口狭窄或病变肠管切除不足等情况。结果在NIRFI肠系膜动脉显影期成像结果的提示下,本组患者切除小肠中位长度为185(120~260)cm;6例患者在NIRFI成像后决定仅切除局部病变回肠,行空肠-回肠吻合,从而保留回盲瓣。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患者出现短肠综合征等慢性肠功能衰竭表现。中位住院时间为32(22~51)d,中位住院费用为14.2(9.0~17.5)万元,住院时间及费用主要用于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出院后均正常经口进食和(或)口服肠内营养液。随访5年,全组未出现复发情况,腹部增强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未见肠壁增厚、管腔狭窄等情况。结论NIRFI肠系膜动脉期成像可辅助手术医生确定放射性肠损伤病变肠管切除部位及范围。

  • 标签: 放射性肠损伤 近红外荧光成像 吲哚菁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腹茧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共计13例接受外科手术的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的外科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8例腹腔镜手术、5例传统手术。所有患者因肠梗阻症状而就诊,均进行茧膜切除及肠粘连松解术。由于既往腹部手术史,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116.3 ± 14.0)ml比(180.6 ± 24.9)ml,P< 0.05],手术时间缩短[(99.3 ± 8.7)min比(130.6 ± 7.5)min,P<0.05]。腹腔镜组与传统手术组分别出现4例、3例术后并发症(P> 0.05);术后肠梗阻分别3例、2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11.4 ± 3.5)d和(13.4 ± 5.2)d(P> 0.05)。13例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纤维性包膜。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既往无腹部手术史腹茧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腹茧症 腹腔镜手术 剖腹探查术 肠梗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2例原发性克罗恩病严重肛管直肠狭窄患者,经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治疗成功,术后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内镜下狭窄切开术在内镜直视下操作,可以控制切开方向,减少并发症发生,适合治疗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

  • 标签: 克罗恩病 肛管直肠狭窄 内镜下狭窄切开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元胡止痛滴丸 与 布洛芬缓释胶囊 联合应用 治疗原发性痛经 患者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1月 我 院收治的 84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 作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 分为 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 、联合 组,每组 各有患者 42 例。对照组 患者应用 布洛芬缓释胶囊 治疗,联合 组 患者 在对照组 患者 治疗 措施 的基础上 加用 元胡止痛滴丸 治疗 。 比较 两组 患者 的临床疗效 以及治疗前后 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变化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 <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以及 VAS 评分降低显著( P < 0.05 )。 结论 元胡止痛滴丸 与 布洛芬缓释胶囊 联合应用 治疗原发性痛经 患者可以取得满意 疗效, 患者 疼痛程度 明显减轻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元胡止痛滴丸 布洛芬缓释胶囊 原发性痛经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对照组 、治疗 组 ,每组各有患者 40 例。对照组 患者采用 催产素肌内注射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 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 2h 、 24h 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0%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2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米索前列醇 治疗 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 可以明显减少 产妇的出血量 ,降低 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硫酸镁、 硝苯地平 联合拉贝洛尔应用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 )患者 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88 例 PIH 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4 例。 对照组患者应用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 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 硫酸镁与拉贝洛尔 治疗。比较 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 水平 。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5.45% VS 79.55%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SBP 以及 DB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 < 0.05 )。联合组治疗后 SBP 以及 DBP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应用治疗 PIH 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临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拉贝洛尔 妊娠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子宫肌瘤 患者采用小 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 临床 效果 ,为临床选择合理剂量的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 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96 例 子宫肌瘤患者 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将其按照 随机 数字表法 分为 例数相同的两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各有患者 48 例。应用每日 25mg 米非司酮治疗 的患者作为高剂量组 , 应用每日 12.5mg 米非司酮 治疗的患者作为低剂量 组 。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 12 周 。 比较两组患者的 治疗效果 以及治疗前后月经情况 。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剂量组患者( 93.75% VS 77.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行经期及月经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 )。低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行经期及月经量低于高剂量组( P<0.05 )。 结论 子宫肌瘤 患者采用每日 12.5mg 米非司酮治疗 取得 的 治疗效果满意 , 患者的月经情况得到改善 ,值得临床 进行大力 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