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检查过程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特点,并探讨CT和MRI检查对颈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疑似颈椎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MRI的检查资料,对比CT和MRI检查诊断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特异性征象检出率23.33%,多为黄韧带肥厚。MRI检查结果显示:特异性征象检出率为11.67%,椎间隙狭窄7.50%,颈椎曲度异常4.17%。MRI检查对颈椎曲度异常、椎体后缘骨赘、椎间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在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的检出率中无显著差异(P>0.05)。CT、MRI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椎动脉颈椎诊断中,CT检出率略高于MRI(P<0.05);在颈型颈椎、神经根型颈椎、脊髓型颈椎的诊断中,MRI检出率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颈椎的总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证实颈椎阳性患者97例,阴性23例;结果显示: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CT检查和MRI检查各有优势,治疗前运用CT和MRI检查可对颈椎进行定位、定性诊断,为颈椎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颈椎病 CT MRI 检出率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