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质量分数0.01%阿托品滴眼液预防儿童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招募2020年7—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国汉族儿童60例60眼。将睫状肌麻痹验光后双眼等效球镜度(SE)为+0.50~-0.75 D(近视前期)的儿童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2个组儿童分别于每晚睡前双眼各点1滴0.01%阿托品滴眼液或空白溶媒滴眼液,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2个组的SE、眼轴长度(AL)、瞳孔直径、调节幅度变化量,记录整个治疗期间儿童不适症状。结果治疗后6个月,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各有26例和25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分别有3例和9例儿童发生近视,分别占11.5%和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4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SE和AL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0.981、81.854,均P<0.001),其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对照组SE和AL以及0.01%阿托品组AL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1%阿托品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S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0.01%阿托品组SE向近视化方向进展(-0.15±0.26)D,小于对照组的(-0.34±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P=0.032);0.01%阿托品组AL增加量为(0.17±0.11)mm,小于对照组的(0.28±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03)。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263,P=0.032),其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0.01%阿托品组瞳孔直径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调节幅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0.882,P=0.042;F时间=0.337,P=0.033),其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0.01%阿托品组调节幅度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内,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各有5例和2例儿童出现畏光,分别占16.7%(5/30)和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P=0.421),2个组儿童均未发生视近模糊和其他不适症状。结论近视前期儿童点用0.01%阿托品滴眼液6个月,近视发生率降低,SE和AL变化速度减慢;调节幅度轻度下降,瞳孔直径轻度扩大,但对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阿托品 近视 防控 儿童 安全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