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机对照试验是用于确证干预措施能否改善临床结局的金标准。但是诸多研究方法因素,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介绍荟萃流行病学,一种系统性探索研究方法对结果影响的研究,并综述样本量,分配隐藏和盲法,研究基金来源,和研究注册对试验结果影响的荟萃流行病学研究。并介绍适应性试验设计,一种更高效并有助于识别优效性干预措施的方法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流行病学 适应性试验设计 重症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28 d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观察7 d,将发生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有无休克、受累器官数、住院时间、ALB、机械通气(MV)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计算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MI、ALB、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RS 2002评分分层以及NUTRIC评分分层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0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内存活73例,死亡67例,28 d病死率为47.9%(67/140)。存活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死亡组〔kg/m2:22.0(19.5,25.6)比20.7(17.3,23.9),P<0.05〕,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NRS 2002评分(分):5(4,6)比7(6,7),NUTRIC评分(分):6(5,7)比7(6,9),均P<0.05〕;存活组ALB略高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是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最强〔AUC为0.785,95%可信区间(95%CI)为0.708~0.850〕,其次为NRS 2002评分(AUC为0.728,95%CI为0.647~0.800),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和ALB的预测能力差。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5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NRS 2002评分<5分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42.1%比75.6%,Log-Rank检验:2=11.884,P=0.001),NUTRIC评分≥6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NUTRIC评分<6分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40.4%比86.1%,Log-Rank检验:2=19.026,P=0.000)。结论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营养风险高,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均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BMI和ALB预测价值较低。因NUTRIC评分计算复杂,可能NRS 2002评分更适合急诊科。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2002 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救医疗小组(MET)的实施情况,了解呼叫MET的时间、科室、疾病、原因等特点,为改进MET的救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经MET治疗的呼叫记录。记录呼叫MET的季度、时间,MET救治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科室、入院诊断、呼叫原因,以及MET到达后的现场操作和结局等信息。结果2015至2018年4年间共呼叫MET 846次,第一、第三季度呼叫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28.0%(237/846)和26.5%(224/846);呼叫时间主要集中在日间08:00 —19:59,占72.2%(611/846)。在MET救治的患者中,男性占64.3%(544/846),多于女性的35.7%(302/846);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且随年龄增长MET救治比例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80~89岁人群,占51.5%(436/846)。呼叫MET的科室主要为内科〔80.5%(681/846)〕、外科〔18.8%(159/846)〕和妇产科〔0.7%(6/846)〕;入院诊断前3位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31.6%(267/846)〕、神经系统疾病〔20.8%(176/846)〕和循环系统疾病〔9.9%(84/846)〕。呼叫MET原因分析显示,在生命体征异常记录中,以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异常比例最高〔27.8%(235/846)〕。经MET抢救后,7.3%(62/846)的患者当场死亡,48.7%(412/846)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一步治疗,另有41.9%(354/846)的患者留在本科继续观察。结论2015至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MET启动情况在各年间相对稳定,多集中在第一、第三季度日间08:00 —19:59;MET救治患者多为80~89岁男性,以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为主,SpO2异常出现最多。在之后MET的实施中可根据以上特点在管理上加以侧重。

  • 标签: 急救医疗小组 早期预警 呼叫 实施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脓毒性心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超声心动图测定的相关指标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28 d预后;同时记录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的超声相关参数。比较28 d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超声指标的差异,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超声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脓毒症患者145例,其中脓毒性休克患者106例。145例患者中,脓毒性心肌病73例,发生率为50.3%;其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肌病发生率41.4%(60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肌病发生率24.8%(36例),右室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肌病发生率12.4%(18例)。28 d存活98例,死亡47例,病死率32.4%。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超声指标二尖瓣侧壁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右室收缩期三尖瓣环运动速度(RV-Sm)均明显降低〔e'(cm/s):7.81±1.12比8.61±1.02,RV-Sm(cm/s):12.12±2.04比13.73±1.74,均P<0.05〕;死亡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LV-Sm)略高于存活组〔LVEF:0.550±0.042比0.548±0.060,LV-Sm(cm/s):8.92±2.11比8.23±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和RV-Sm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e':优势比(OR)=0.623,95%可信区间(95%CI)为0.410~0.947,P=0.027;RV-Sm:OR=0.693,95%CI为0.525~0.914,P=0.010〕。ROC曲线分析显示,e'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57,95%CI为0.532~0.781,P=0.016;最佳截断值为8.65 cm/s时,敏感度为62.1%,特异度为73.4%。RV-Sm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AUC为0.641,95%CI为0.522~0.759,P=0.030;最佳截断值为14.80 cm/s时,敏感度为96.6%,特异度为26.6%。结论脓毒性心肌病的发生率高;早期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F与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无关,而RV-Sm和e'均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性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独立危险因素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