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合压缩感知技术与敏感度编码技术的3D mDixon序列以及3D Vane序列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3.0 T MR对23名健康志愿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分别采用自由呼吸3D Vane、屏气3D mDixon sensitivity encoding (SENSE)与3D mDixon Compressed SENSE (CS,压缩感知)序列进行上腹部MR扫描,按照上述技术分为A、B、C组。由2名观测者分别对肝脏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并在肝门水平肝脏的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及其相应层面同一相位方向的右侧竖脊肌划定感兴趣区,测量三组图像肝脏及竖脊肌的信号值(signal,SI)、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值,分别计算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分别使用Wilcoxon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对三组肝脏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SNR、CNR及三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2名观测者对A、B、C三组图像的客观测量数据与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和ICC值均大于0.75)。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0.56、4.7±0.56、4.7±0.56。B、C组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的SNR、CNR分别为8.03±3.08、29.25±7.08、29.25±7.08、8.03±3.08;15.75±5.37、43.89±10.30、40.27±12.49、11.37±5.42;16.95±5.48、46.55±10.47、46.56±10.48、16.95±5.48。B、C组图像肝右叶前、后段的SNR、CNR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图像肝左叶内、外段SNR、CNR也均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图像肝右叶前、后段、肝左叶内外段的质量评分及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 Vane的扫描时间为111 s;相对于结合SENSE的3D mDixon序列,结合CS的3D mDixon序列扫描时间缩短约15.3% (15.1 s与13.1 s)。结论相对于自由呼吸3D Vane序列,屏气结合SENSE的3D mDixon序列与结合CS的3D mDixon序列能有效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提高图像质量,并且显著缩短扫描时间。而CS技术可以进一步缩短扫描时间(减少约15.3 %),对于难以坚持屏气15 s以上的患者的肝脏扫描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3D mDixon 压缩感知 肝脏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 简介:摘要:博物馆经常需要一些文物的修复来保护文物。本文研究了3D数据集、3D建模、3D打印、传统颜色等,整个过程成功地将3D打印技术整合到传统金属工艺品的复制中,提高了传统工艺品的复制性能,克服了传统铸造技术无法复制的挑战。此外,在金属工件加工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的坚实基础。

  • 标签: 3D打印 金属文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后3 h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操作、合并疾病、术后3 h和24 h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等,分析PEP发生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PEP预测的临界值。结果共纳入491例患者,其中29例发生PEP。PEP组与非PEP组患者比较,女性[75.9%(22/29)比49.1%(227/462)]、胰管造影[65.5%(19/29)比32.0%(148/462)]、胰管插管[27.6%(8/29)比11.7%(54/462)]、合并冠心病[17.2%(5/29)比4.5%(21/462)]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9、13.63、6.25、6.4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管插管是PEP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74,95%CI:1.315~9.713,P<0.05)。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预测PE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95%CI:0.842~0.951,P<0.01)和0.915(95%CI:0.881~0.948,P<0.0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0,P>0.05)。淀粉酶水平临界值为1.0倍正常上限时,预测PEP的敏感度为93.1%;临界值为3.0倍正常上限时,预测PEP的特异度为93.3%。脂肪酶水平临界值为2.5倍正常上限时,预测PEP的敏感度为93.1%;临界值为6.0倍正常上限时,预测PEP的特异度为91.3%。结论ERCP后3 h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均是预测PEP的理想指标,且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胰酶 胰腺炎 早期诊断 胆胰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