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迷走神经元荧光标记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小鼠和袖状胃切除(SG)小鼠模型。方法选取购自美国Jackson实验室10周龄健康的无特定病原体级Phox2b-Cre-tdTomato转基因小鼠。获得标记基因的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高脂饮食和正常饲料喂养,获得DIO小鼠。25只DIO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接受袖状胃切除术(SG,10只),袖状胃切除-迷走神经离断术(SG+TV,10只)和假手术配对喂养(SH,5只)。观察围手术期(术后2、8、12周)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空腹糖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肠脑轴各器官迷走神经分布情况。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各组Phox2b-Cre-tdTomato杂合子小鼠的胃、小肠、结状神经节与后脑区均可见红色荧光染色阳性表达。与SG小鼠相比,SG+TV组小鼠术后的胃、肠、结状神经节和后脑区荧光表达均减弱。术后12周,与SH组小鼠相比,SG和SG+TV小鼠术后的体重和血糖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随时间延长下降幅度逐步增加,SG和SG+TV小鼠与SH小鼠相比体重和空腹血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组小鼠体重分别为(56.7±4.4)、(24.5±7.7)、(36.0±3.3) g,空腹血糖分别为(9.1±0.1)、(4.1±0.4)、(5.8±0.4) mmol/L(t=4.652、4.025、16.050、10.240,P<0.01)。与SG组小鼠相比,SG+TV组小鼠在术后早期(8W内)体重和血糖水平未见明显差异,但8W后SG-TV组小鼠的体重和血糖的下降幅度有所缩小,体重下降(1.0±0.7) g,血糖下降(0.3±0.4) mmol/L,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180、4.789,P>0.05)。SH组小鼠在术后12周体重和血糖水平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在总体重丢失方面,SH小鼠在术后12周总体重丢失现象开始消失,而SG与SG+TV组在术后12周的总体重丢失分别为(24.3±6.8) g和(25.2±4.2) g;与SH小鼠[(3.8±0.8) 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1、7.131,P<0.01);术后12周,SG与SG+TV组的总体重丢失比例分别为(49.1±1.0)%和(49.2±1.1)%,与SH组小鼠[(6.2±0.9)%]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0.000、44.290,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荧光标记迷走神经元的DIO小鼠和SG小鼠模型,初步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显示迷走神经纤维在肠脑轴内的分布,为进一步VANs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和功能奠定实验基础。

  • 标签: 袖状胃切除术 模型 荧光标记迷走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