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结直肠癌(mCRC)原发灶及配对转移灶错配修复(MMR)状态的一致。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诊断为mCRC且可获得配对样本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种MMR蛋白(MSH2、MSH6、MLH1、PMS2)表达,确定配对样本MMR状态,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根据原发灶MMR状态分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组和错配修复完整(pMMR)组,根据配对样本MMR状态分为异质组和非异质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84例原发灶样本中,9例[10.7%(9/84)]呈dMMR,75例[89.3%(75/84)]呈pMMR,dMMR组较pMMR组肿瘤更多位于右半结肠[88.9%(8/9)比42.7%(32/75),χ2=7.168,P<0.05]、原发肿瘤直径更大(7.00 cm比4.00 cm,Z=2.555,P<0.01)、分化程度更差[66.7%(6/9)比21.3%(16/75),χ2=8.543,P<0.01];84例配对样本中,2例[2.4%(2/84)]呈单个MMR蛋白差异表达,10例[11.9%(10/84)]呈MMR状态异质,包括4例[4.8%(4/84)]原发灶dMMR、转移灶pMMR,6例[7.1%(6/84)]原发灶pMMR、转移灶dMMR,统计学分析显示,与非异质组比较,异质组具有较大原发肿瘤直径(5.75 cm比4.50 cm,Z=1.988,P<0.05)和较差分化程度[70.0%(7/10)比20.3%(15/74),χ2=11.271,P<0.01]。结论10.7%的mCRC配对样本MMR状态表现出异质,在制定治疗策略时应多点、多部位取样,综合考虑原发灶和转移灶的MMR状态。

  • 标签: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前瞻研究设计明确血压控制不佳是否为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研究。自2014年起从上海5家社区卫生中心纳入年龄≥18岁未诊断DPN的患者。记录所有患者在基线纳入和随访结束时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密西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检查结果,并在随访结束时接受神经病理性疼痛问卷评估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根据痛DPN标准,将患者分为非DPN组、痛DPN组和无痛DPN组。比较非DPN组、痛DPN组和无痛DPN组患者基线及随访时临床资料,分析痛DPN组和无痛DPN组患者基线(收缩压、舒张压)、随访(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随访和基线时血压差值的差异,并采用χ²检验比较血压控制不佳组(≥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和血压控制良好组(<130/80 mmHg)痛DPN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血压控制不佳与痛DPN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315例T2DM患者,随访(5.06±1.14)年,将患者分为非DPN组152例、痛DPN组74例和无痛DPN组89例。与非DPN组患者相比,痛DPN组和无痛DPN组患者基线的年龄、腰围和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DPN组患者基线时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非DPN组患者(P<0.05)。痛DPN组患者随访时的收缩压(P=0.030)和舒张压(P=0.007)明显高于无痛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血压控制不佳组患者132例,血压控制良好组患者30例,基线血压控制不佳组痛DPN的发生率49.24%(65/132)高于基线血压控制良好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校正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年龄、性别、吸烟、饮酒、T2DM病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他降压药及二甲双胍后,血压控制不佳仍然与痛DPN相关(OR=17.921,95%CI为1.497~214.593)。结论血压控制不佳为T2DM患者痛DPN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大力发展,电气自动化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范围愈加广阔,并且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目前,经过一定时间的完善与优化,已经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不足,从而限制了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此方面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重要与困境的同时,提出几点加强设备可靠的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气自动化 控制设备 可靠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大力发展,电气自动化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范围愈加广阔,并且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目前,经过一定时间的完善与优化,已经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不足,从而限制了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此方面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重要与困境的同时,提出几点加强设备可靠的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气自动化 控制设备 可靠性
  • 简介:摘要: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人事档案管理对医院人才选拔和人事任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医院人事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发展和人才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本文就医院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做出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便更好的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 标签: 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由于中国当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航空业的广泛机动,阴雨天气也对我国飞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近年来强风暴雨导致的飞行事故越来越频繁。因此,只有正确认识风雨天气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才能合理减少飞行过程中风雨天气造成的事故。本文将讨论风雨天气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其处理对策加以分析。

  • 标签: 风雨天气 飞机飞行安全性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孔源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的RRD患者27例2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36.0±11.8)岁。包括复发性视网膜脱离4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依据经单次玻璃体内注气后视网膜是否成功复位将患者分为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眼均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玻璃体腔注射0.3~0.5 ml C3F8,手术后次日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手术后随访时间(15.0±6.0)个月。观察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BCVA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nn-Whiteney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裂孔数量以及手术前后的BCVA差异。结果末次随访时,27只眼中,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0只眼(74.1%,20/27);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7只眼(25.9%,7/27)。7只眼中,手术后裂孔未闭合、裂孔重新开放视网膜脱离复发、新发裂孔视网膜脱离复发分别为1、4、2只眼;再次行巩膜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BCVA稳定、提高分别为14、13只眼。与单次手术组比较,二次手术组患眼视网膜脱离范围更广、手术前BCVA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42、-2.233,P<0.05)。出现一过眼压升高5只眼;无感染眼内炎、眼内出血、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RRD安全、有效。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 一次手术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鸢尾素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VILI组(V组)和鸢尾素组(I组)。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20 ml/kg,通气频率80次/min,吸入氧浓度21%,吸呼比1∶2,呼气末正压为0)4 h方法制备大鼠VILI模型。C组保留自主呼吸4 h;I组于气管插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鸢尾素1 μg/kg,其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机械通气4 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后行肺损伤评分,计算湿重/干重比值(W/D比值);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 IL-6、TNF-α、IL-10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BAL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和肺泡巨噬细胞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50(p-NF-κB p50)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M1型、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及M1/M2比值。结果与C组相比,V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6、TNF-α和IL-10浓度升高,iNOS和Arg-1、p-NF-κB p65及p-NF-κB p50表达上调,M1型和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增多,M1/M2比值升高(P<0.05)。与V组相比,I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6和TNF-α浓度降低,iNOS和p-NF-κB p65表达下调,M1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减少,M1/M2比值降低(P<0.05),BALF IL-10和Arg-1水平、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p-NF-κB p5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鸢尾素减轻VILI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轻肺泡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有关。

  • 标签: 纤连蛋白类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肺泡 细胞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专科医院开展医护协同开展品管圈活动对PCI术后患者规范服药依从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冠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6个月服药依从,运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设定目标,分析制定对策,按照PDCA循环实施改进。通过自制口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20年4月-6月入院,对照组)及实施后(2020年7月-9月入院,实验组)患者规范服药依从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实验组病人服药依从为77%高于对照组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 冠脉介入手术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在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海马神经元程序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0只,18月龄,体重27~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七氟烷麻醉+NMDA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组(S+M组)。S组和S+M组小鼠连续3 d吸入3%七氟烷2 h,S+M组于每次吸入七氟烷前1 h腹腔注射盐酸美金刚20 mg/kg,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前1 d、麻醉后3和7 d时每组随机取10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取海马,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神经元程序坏死率和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受体亚型GluN2A、GluN2B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S+M组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海马[Ca2+]i和神经元程序坏死率升高,GluN2A、GluN2B和RIP1表达上调(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与S组比较,S+M组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海马[Ca2+]i和神经元程序坏死率降低,GluN2A、GluN2B和RIP1表达下调(P<0.05),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NMDA受体参与了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神经元程序坏死有关。

  • 标签: 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 麻醉药,吸入 老年人 海马 神经元 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频生物电阻抗(BIA)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方法测定进展期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骼肌量的一致,进而为临床准确评估肌少症提供依据。方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进展期老年CKD患者接受手握力及步行速度等运动能力评定,以及DXA和多频BIA法测量身体肌肉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Bland-Altman分析及Kappa一致检验评定两种肌肉测定方法的一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7例老年CKD患者,年龄(70.7±6.1)岁,体质指数为(24.6±3.5)kg/m2,男性41例(61.2%),平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27.7±12.7)ml·min-1·1.73m-2。BIA和DXA测定各节段肌肉量及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的组内相关系数0.81~0.90。Bland-Altman分析得出BIA较DXA方法高估患者肌肉量,ASMI平均差值为(0.44±0.13)kg/m2。此外,两种测定方法对于肌肉量减少判断呈现中度一致(Kappa=0.47)。结论多频BIA和DXA两种测定方法对于进展期老年CKD患者肌肉量评估具有较良好的一致,但多频BIA较DXA方法高估老年CKD患者肌肉量。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 肌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