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作者: 张福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3
  • 机构:371521199110206945
  • 简介:摘要: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电气自动化逐步演变成了基本需要。然而,当前的社会环境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态势下,要把电气自动化中更为先进的技术使用到大型设施中,提升生产力,就变成所有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基于此,下文将对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

  • 标签: 机械电气 自动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与SO2、NOx、颗粒物的污染控制相比,VOCs的污染治理相对薄弱,已成为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短板。介绍了VOCs的定义、来源、种类及危害;分析了近十年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的VOCs治理的技术政策、整治方案、排放标准;重点详述了各种VOCs治理回收技术(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销毁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氧化、生物法、燃烧法)、组合技术的进展、优势与不足、适用范围等;根据对各种VOCs治理技术的理解,结合VOCs治理的有关政策要求,对新建及已有VOCs治理设施改造给出了技术选择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 标签: VOCs治理 技术进展 政策分析。
  • 简介: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与SO2、NOx、颗粒物的污染控制相比,VOCs的污染治理相对薄弱,已成为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短板。介绍了VOCs的定义、来源、种类及危害;分析了近十年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的VOCs治理的技术政策、整治方案、排放标准;重点详述了各种VOCs治理回收技术(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销毁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氧化、生物法、燃烧法)、组合技术的进展、优势与不足、适用范围等;根据对各种VOCs治理技术的理解,结合VOCs治理的有关政策要求,对新建及已有VOCs治理设施改造给出了技术选择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 标签: VOCs治理 技术进展 政策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已基本成为催化裂化装置的标准配置。国内钢铁企业也通过不断地对烟气净化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或者引进一些新技术处理烧结烟气,满足日益严厉的环保要求。

  • 标签: 焦炉烟气 脱硫脱硝系统 运行调优
  • 简介:摘要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仍位居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首。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达到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的治疗目标。然而,部分患者在标准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不能实现病毒学抑制(virological suppression,VS),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目前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该人群发生病毒传播、病毒学失败(virological failure,VF)、免疫活化等的风险增加。LLV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临床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LLV的流行病学概况、危险因素、及其危害展开简要陈述,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了解LLV,以期提高LLV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艾滋病 低病毒血症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危害
  • 简介:摘要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发展,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风险增加,这是临床面临的新问题,然而却易被忽视。本研究介绍了HIV感染/AIDS患者骨质疏松的流行概况,并简要阐述了风险评估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标签: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骨质疏松 危险性评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得益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发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已成为可控的慢性疾病,患者对生命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临床也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新模式发展,以优化HIV感染者的长期管理。其中,以患者主观感受为导向的患者报告结局作为一类新的评价指标,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将HIV感染者的治疗需求、对健康的偏好和价值取向纳入临床决策,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然而在我国HIV领域中,患者报告结局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患者报告结局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进行阐述,并结合文献资料综述其在国内外HIV感染临床研究及实践中的进展,以期为患者报告结局在我国HIV领域中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HIV 患者报告结局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Sirtuins家族参与调节机体细胞内多种生物学事件,作为重要成员之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形成和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irt1表达量,探索其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7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因结直肠癌住院手术切除的手术标本120例,以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为试验组,距离肿瘤病灶10 cm以上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中Sirt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对比Sirt1在人体消化道不同器官、人体各系统部分重要器官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Sirt1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意义。结果Sirt1蛋白主要在肿瘤细胞的胞核中表达,阳性染色呈棕黄色,且在直肠癌中呈高表达;Sirt1表达量与患者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irt1在人体消化道呈持续性高表达,但在消化道各器官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Sirt1在结直肠癌中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功能。结论Sirt1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其表达可增加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直肠癌患者发病早期诊断的标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表达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出现已经使HIV感染成为一种慢性疾病。HIV DNA整合在CD4+T淋巴细胞基因组中形成HIV-1储存库,使部分HIV-1逃避了宿主免疫清除和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导致患者停止治疗后出现病毒反弹的现象。因此,彻底清除患者体内HIV-1储存库成为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重大难点。HIV-1储存库细胞特异性表达标志物的研究可以为清除HIV感染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也是目前HIV研究的热点和挑战之一。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储存库 静息型CD4+T淋巴细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