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尽管""作为一种诗歌理想一直是诗人所难以企及的,而且,由于文化传统、中外文化的差异,""理论在进入中国之后就势必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现代诗人对"诗化写作"的追求还是为中国新诗艺术的不断精进与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梳理"诗化写作"在中国的介入、生成、本土化以及其显隐的发展过程,不但可以揭示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肯定会为反思新诗的历史以及新诗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纯诗 纯诗化写作
  • 简介:在21世纪初诗坛“底层写作”、“打工诗歌”等词语流行的过程中,诗人卢卫平曾作为重要例证浮现其中。在全面考察卢卫平生活经历的前提下,以“追寻本质”和向下生长的枝条的方式探讨其创作无疑会对上述命名乃至潮流的认知产生重要意义。当然,这一题目本身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卢卫平诗歌的本质化追求,同样也包括诗人本质化追求的具体内容,而“向下的枝条”则更以其形象性体现了卢卫平诗歌的写作趋向及其言说价值。

  • 标签: 本质 向下 卢卫平 诗歌
  • 简介:军旅诗人李松涛的创作在当代诗坛持续保持着提升的状态。考察其近30年来诗歌创作的历程,始终坚守属于李松涛生平、年龄、职业责任感的“这一代的情与爱”,构成了其创作价值内涵、艺术品位的“内在情感主线”。循此线索,紧跟诗歌时代潮流,不断深入思考、深化并彰显自身的写作特点,正是诗人不断超越自我,引入瞩目的重要原因。不但如此,上述认识也将李松涛从新时期开始,延伸至世纪初的诗歌创作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同时,自然地划分了其创作的阶段与过程。

  • 标签: 李松涛 军旅诗 军旅题材 历史题材
  • 简介:2002年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运行已开始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因素有新兴支柱产业的稳健增长、消费结构的升级、经济体制卓有成效的改革以及政策体系的不断补充和完善等,和着世界经济大气候的好转,2002年的中国经济前景将被看好。

  • 标签: 中国经济 扩大内需 产业发展 经济体制 2002年
  • 简介:“心态意识”作为诗人写作观念的呈现,不但会反映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反映诗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本文以90年代中国新诗的心态意识为例,通过选择四种典型的心态意识,研讨文化转型期诗歌的心理层面及由此呈现的言论与创作。

  • 标签: 90年代以来 中国新诗 心态意识
  • 简介:在需求企稳的支持下,2016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水平会略高于2015年。一、需求企稳的基础初步形成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调,下行压力比较明显。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自2012年开始的稳增长工作,在稳定市场需求,特别是稳定国内需求方面的成效日益显现。受其支持,经济增长降中趋稳。稳增长的政策效果预计在2016年会进一步显现,据此可以认为,在需求企稳的支持下,2016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水平会略高于2015年。

  • 标签: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市场 城市房地产 新型城镇化
  • 简介:随着《中国诗歌通史》①各卷本的出版,少数民族文学史书写又一次在诗歌领域完成了自身的实践。尽管,结合笔者参与的《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80、90年代”部分的写作情况来看,这并不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但其仍然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个案”,来具体探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史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为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提供某些经验乃至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诗歌 写作问题 90年代 当代史 通史
  • 简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内容上讲授好教材,同时发挥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微课堂三种途径,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 标签: 核心价值观 地方高校 思政课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