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周期瘫痪(periodic paral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发作多与血钾代谢有关。依照发病时血清钾的水平,将本病分为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钾型三型,临床上以低钾型最常见。

  • 标签: 周期性 瘫痪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充分保障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到真正的学习乐趣,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只有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才更利于教学实践工作的高效化推进,有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将形成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培育出大批高素质人才。

  • 标签: 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有效性 研究
  • 简介:摘要:环境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一旦生产生活环境受到影响,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不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基于此,本文对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 标签: 环境检测 环境治理 促进性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大脑半球深部动脉梗死MRI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3‌例大脑半球深部动脉脑梗死新生儿的临床和MRI表现。男11‌例,女12‌例,日龄1~28 d,出现症状后2~20 d行MRI检查,分析其病变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增强后强化特点及其他伴随征象。结果单纯动脉脑梗死15‌例,继发于化脓脑膜炎的动脉脑梗死8‌例,发病中位时间分别为出生后2 d和7 d。单纯动脉脑梗死患儿均为单侧受累,病变仅位于深部脑实质11‌例,合并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梗死4‌例。MRI表现为边界模糊稍长T1稍长T2信号,伴局部短T1短T2信号。继发于化脓脑膜炎的脑梗死患儿单侧受累5‌例,双侧受累3‌例。MRI均表现为边界模糊片状长T1长T2信号,其中7‌例信号不均,见多发小囊状改变,边缘呈稍短T1稍短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可见结节状、点片状高信号。6‌例受累区域明显肿胀。增强扫描5‌例见多发点片状、环状强化。侧脑室后角内等信号并DWI高信号2‌例。额颞部蛛网膜下腔DWI高信号5‌例。硬膜下积液1‌例。结论新生儿大脑半球深部动脉梗死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继发于化脓脑膜炎的病变可双侧受累,信号多混杂,可同时并存不同时期病变。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婴儿,新生 脑梗死 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都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本文简述了研究学习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研究学习常见的教学方法和课题实施过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激光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激光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7.5%、95.0%,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护理干预下,利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收入院的小儿肺炎患者80例,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p值<0.05)。结论:针对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效果确切。

  • 标签: 小儿肺炎 针对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与e′SR比值(E/e′SR)预测无明显节段室壁运动异常(RWMA)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不存在明显RWMA且LVEF保留(>50%)的70例CAD患者纳入研究,以Gensini积分法分为两组:积分<34为低分组,积分≥34为高分组;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心脏结构参数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房最大容积(LAV)、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二尖瓣环间隔壁及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和LVEF,并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环间隔壁及侧壁舒张早期平均运动速度峰值(e′)、E/e′,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获得收缩期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e′SR,并计算E/e′SR,比较三组间各参数的差异,以ROC曲线分别获取e′SR和E/e′SR预测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最佳截断值,并得到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分组LAV、LAVI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和低分组相比,高分组e′减低、E/e′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分组、低分组e′SR、GLS减低,E/e′SR增高(均P<0.05);与低分组相比,高分组e′SR、GLS减低,E/e′SR增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e′SR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约登指数最大时其最佳截断值为0.75 m,对应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0.0%和85.7%;e′SR的AUC为0.785,约登指数最大时其最佳截断值为1.12 s-1,对应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5.7%和68.6%。结论对于无明显RWMA且LVEF保留的CAD患者可出现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表现为e′SR降低、E/e′SR升高、GLS降低,舒张期应变率指标是早期发现CAD患者舒张功能受损的可靠依据,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斑点追踪成像 舒张期应变率 冠心病 心室功能,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