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临床上常用的几种口服降糖。虽然这些降糖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被证明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不良反应的存在,它们也会对人体的一些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降糖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理应用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临床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两组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18例患儿均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照组18例患儿均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及预后康复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糖皮质激素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18例患儿各项病情指标及预后康复情况均相应优于同期对照组18例患儿,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患儿适应症基础之上,酌情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患儿临床疗效同时,强化患儿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儿童 重症手足口病 糖皮质激素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ATO双诱导方案对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并治疗的成人非高危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药组及双药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诱导期间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输血情况等,并分析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早期死亡率及预后。结果共纳入164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78例;年龄的M(Q1,Q3)为41(18,70)岁;其中三药组75例、双药组89例。三药组在治疗的第7天和第14天白细胞(WBC)计数分别为(9.49±6.10)×109/L、(5.43±3.97)×109/L,双药组为(15.17±17.06)×109/L、(13.37±12.5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三药组WBC峰值低于双药组[13.8(6.3,89.7)×109/L比19.2(3.8,112.8)×109/L,P=0.019]。诱导治疗第7天,三药组患者血小板(PLT)计数低于双药组[27(11,147)×109/L比45(8,183)×109/L,P=0.014];但第14、21、28天两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输注PLT的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仅有极少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 s和(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 s,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药组患者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双药组(2.7%比12.4%,P=0.022);早期死亡率虽低于双药组(1.3%比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完全缓解率、遗传学缓解率、分子学缓解率、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成人非高危APL患者,三药诱导方案可降低WBC计数和峰值,减少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

  • 标签: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诱导治疗 凝血功能 诱导分化综合征 早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