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P53基因突变对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行allo-HSCT的300例Ph阴性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TP53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分析TP53基因突变对移植后无白血病生存(LFS)、总生存(OS)、非复发相关死亡(NRM)、累积复发率(RI)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的影响。结果共23例患者检出TP53基因突变,突变位点均位于DNA结合区。TP53基因突变组和非突变组5年LFS率分别为34.8%和62.3%(P=0.001),5年OS率分别为41.9%和65.1%(P=0.020),5年RI分别为47.8%和14.8%(P=0.000),而两组间在GVHD和NRM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P53基因突变仍然是影响移植后OS、LFS和RI的不良因素。结论allo-HSCT可以使部分具有TP53基因突变的Ph阴性B-ALL患者获得长期生存。TP53基因突变是影响Ph阴性B-ALL患者allo-HSC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TP53基因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序贯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二次allo-HSCT的41例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为移植后骨髓形态学或髓外复发且二次移植前接受CART治疗。结果全部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16(3~46)岁。移植后骨髓复发31例(75.6%)、髓外复发5例(12.2%)、骨髓和髓外复发5例(12.2%)。复发后接受CD19-CART治疗35例(85.4%)、CD22-CART治疗2例(4.9%)、CD19-CART联合CD22-CART治疗4例(9.8%)。二次移植后预期3年总生存(OS)率为48.9%(95%CI 23.0%~70.6%)、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41.8%(95%CI 17.3%~64.9%),累积复发率(RI)为8.8%(95%CI 2.9%~26.4%),非复发相关死亡率(NRM)为51.1%(95%CI 31.2%~83.6%)。首次移植后复发时间≤6个月组(10例)二次移植后1年OS率低于复发时间>6个月组(31例)[45.0%(95%CI 12.7%~73.5%)对75.0%(95%CI 51.4%~88.8%),P=0.017]。结论CART序贯二次allo-HSCT可使部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患者获得长生存,但NRM较高,移植方案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序贯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二次allo-HSCT的41例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为移植后骨髓形态学或髓外复发且二次移植前接受CART治疗。结果全部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16(3~46)岁。移植后骨髓复发31例(75.6%)、髓外复发5例(12.2%)、骨髓和髓外复发5例(12.2%)。复发后接受CD19-CART治疗35例(85.4%)、CD22-CART治疗2例(4.9%)、CD19-CART联合CD22-CART治疗4例(9.8%)。二次移植后预期3年总生存(OS)率为48.9%(95%CI 23.0%~70.6%)、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41.8%(95%CI 17.3%~64.9%),累积复发率(RI)为8.8%(95%CI 2.9%~26.4%),非复发相关死亡率(NRM)为51.1%(95%CI 31.2%~83.6%)。首次移植后复发时间≤6个月组(10例)二次移植后1年OS率低于复发时间>6个月组(31例)[45.0%(95%CI 12.7%~73.5%)对75.0%(95%CI 51.4%~88.8%),P=0.017]。结论CART序贯二次allo-HSCT可使部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患者获得长生存,但NRM较高,移植方案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时代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在完全缓解(CR)状态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收治的116例在CR状态下行allo-HSCT的Ph+ALL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6例患者中男72例,女44例。中位年龄20(4~64)岁。同胞全相合移植21例,亲缘单倍型移植77例,非血缘移植18例。5年总生存(OS)率为73.2%(95%CI 63.8%~80.5%),其中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180 d的亚组5年OS率为87.5%。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61.4%(95%CI 51.8%~69.7%)。5年细胞形态及分子学水平复发累积发生率为18.5%(95%CI 12.6%~27.3%)。5年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19.9%(95%CI 13.8%~28.7%)。多因素分析显示,15~39岁(HR=2.730,P=0.044)、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180 d(HR=4.534,P=0.010)、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HR=7.558,P=0.000)是影响患者OS的不利因素;发生局限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患者OS的有利因素(HR=0.300,P=0.034)。而性别、起病时WBC(<30×109/L,≥30×109/L)、BCR-ABL融合基因类型、体细胞突变类型、移植前状态(CR1,>CR1)、移植前微小残留病(MRD)水平(MRD阴性,MRD阳性)、预处理方案(全身照射方案,白消安为基础方案)、预处理方案强度、移植类型、GVHD预防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血症的有无对OS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I时代Ph+ALL在CR状态下行allo-HSCT时,影响生存的因素有年龄、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和发生重度aGVHD。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费城染色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完全缓解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IDT)和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SDT)治疗完全缓解期(CR)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HIDT(81例)和MSDT(17例)的CR期T-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HIDT组、MSDT组移植后100 d 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51.9%(95%CI 42.0%~64.0%)、29.4%(95%CI 14.1%~61.4%)(P=0.072),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9.8%(95%CI 5.1%~19.1%)、11.8%(95%CI 3.2%~43.3%)(P=1.000),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3.1%(95%CI 43.3%~65.2%)、29.4%(95%CI 14.1%~61.4%)(P=0.115),EB病毒(EBV)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5.8%(95%CI 26.8%~47.9%)、11.8%(95%CI 3.2%~43.3%)(P=0.048)。HIDT、MSDT两组移植后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0.5%(95%CI 5.4%~49.0%)、68.8%(95%CI 11.8%~40.0%)(P=0.315),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58.0%(95%CI 5.5%~46.5%)、68.8%(95%CI 11.8%~40.0%)(P=0.258),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1%(95%CI 9.8%~26.4%)、11.8%(95%CI 3.2%~43.3%)(P=0.643),非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25.9%(95%CI 17.9%~37.5%)、19.4%(95%CI 6.9%~54.4%)(P=0.386)。结论对于CR期T-ALL患者,当缺乏合适供者时,HIDT可作为替代选择。

  • 标签: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胞相合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IDT)和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SDT)治疗完全缓解期(CR)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HIDT(81例)和MSDT(17例)的CR期T-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HIDT组、MSDT组移植后100 d 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51.9%(95%CI 42.0%~64.0%)、29.4%(95%CI 14.1%~61.4%)(P=0.072),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9.8%(95%CI 5.1%~19.1%)、11.8%(95%CI 3.2%~43.3%)(P=1.000),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3.1%(95%CI 43.3%~65.2%)、29.4%(95%CI 14.1%~61.4%)(P=0.115),EB病毒(EBV)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5.8%(95%CI 26.8%~47.9%)、11.8%(95%CI 3.2%~43.3%)(P=0.048)。HIDT、MSDT两组移植后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0.5%(95%CI 5.4%~49.0%)、68.8%(95%CI 11.8%~40.0%)(P=0.315),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58.0%(95%CI 5.5%~46.5%)、68.8%(95%CI 11.8%~40.0%)(P=0.258),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1%(95%CI 9.8%~26.4%)、11.8%(95%CI 3.2%~43.3%)(P=0.643),非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25.9%(95%CI 17.9%~37.5%)、19.4%(95%CI 6.9%~54.4%)(P=0.386)。结论对于CR期T-ALL患者,当缺乏合适供者时,HIDT可作为替代选择。

  • 标签: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胞相合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