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纵隔子宫是最常见的子宫畸形。近年来,国际上应用较多且公认的两种诊断标准[即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标准、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和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SGE)]分别由美国和欧洲的相关学术组织于2016年制定和发布,但存在诊断不足或过度诊断、甚至过度医疗的风险。2018年,欧洲研究者提出另一关于纵隔子宫的专家共识新分类标准(即CUME标准);2021年,ASRM再次更新纵隔子宫的诊断标准,即:纵隔长度>1 cm、夹角<90°且宫底外轮廓凹陷<1 cm。这些诊断标准已在临床应用,但亟需临床评估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检验。

  • 标签:
  • 作者: 仝佳丽 冯力民 薛凤霞 沈丹华 郝敏 郭瑞霞 黄秀峰 邓姗 徐大宝 宋建东 王刚 朱琳 陈玉清 冯云 郎景和 朱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7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天津 30005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4,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太原 03000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 45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杭州 31000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长沙 41001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呼和浩特 010050,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成都 610045,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济南 250033,中山大学附属第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之一,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其常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或无明显症状。本临床诊疗路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临床规范诊疗为目的,建立从子宫内膜息肉高危因素的识别、临床诊断、病理分型到治疗再到患者的长期管理、宣教的诊疗流程路径,给予临床医师共识性的指导建议,旨在为广大妇产科医师提供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疗的可行性和规范性流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增生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本文汇总、整理子宫内膜增生相关研究,总结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评估和诊断、病理分型、治疗、随访以及患者长期管理、宣教等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建立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规范方案,促进女性健康和生育功能保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女性性功能障碍(FSD)是指发生在女性性反应周期中1个或几个环节的障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个人的生命质量及家庭稳定。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妇科手术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妇科良性疾病。目前,对于子宫切除术对性功能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本综述从子宫切除术的不同手术范围、手术方式、手术路径、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特殊疾病,4个方面阐述良性疾病子宫切除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医师选择个体化的子宫切除术方式,以降低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标签:
  • 作者: 任常 冯力民 段华 朱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北京 100006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发病率高,黏膜下子宫肌瘤常造成明显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一线微创手术治疗方式。2021年12月,国际妇科内镜学会(ISGE)制订了“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指南”,为临床实施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提出了具体的推荐建议。本文对此指南中的推荐建议进行解读,便于中国妇产科同道借鉴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例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诊情况,探讨DUL适宜诊治方案。结果6例患者初次诊断DUL年龄为(27±3)岁。所有患者主诉月经量增多,3例伴有中重度贫血,3例不孕。术前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均提示子宫对称性增大,肌层弥漫分布大小不等肌瘤结节,瘤体间几乎无正常肌层组织。4例患者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5例既往共行6次肌瘤剔除术,此次3例行开腹肌瘤剔除手术,剔除大小不等肌瘤188~300个,出血1 200~2 500 ml。2例分别于术后第51个月、第40个月复发,1例术后应用西罗莫司至今20个月暂无复发。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1例因盆腔粘连严重行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及部分大网膜切除术,术中出血2 000 ml。结论盆腔影像检查尤其是MRI有助于DUL早期识别及术前评估。保留生育功能是DUL治疗难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风险高,全子宫切除是目前治愈DUL的最后方法。

  • 标签: 子宫 平滑肌瘤病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MRKH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生殖器官畸形。尽管没有发育正常的子宫,但几乎所有的MRKH综合征患者均有始基子宫,其中部分MRKH综合征患者的子宫为有功能性子宫内膜的发育不良子宫。MRKH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发育不同于正常女性,这会导致诊断及处理的延迟。本文报道1例MRKH综合征患者成年后因有功能性子宫内膜接受多次手术的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积累治疗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托治疗对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北京协和医院妇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18岁213例因POP行子宫托治疗的患者。子宫托试戴成功的标准定义为戴托2周主观症状改善满意并愿意继续戴托;或更换新的子宫托后再次试戴2周效果满意并愿意继续戴托。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对163例试戴成功患者和50例失败患者进行子宫托治疗前后的焦虑评估,评分为10分及以上为中重度焦虑,定义为焦虑障碍,并继续对成功组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障碍患病率及焦虑障碍GAD-7评分差异。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67.4±9.2)岁。治疗前,治疗成功组(34/163,20.9%)和失败组(10/50,20.0%)焦虑障碍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对完成随访患者进一步分析显示,焦虑障碍组(34例)和非焦虑障碍组(129例)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托治疗3个月后,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从治疗前20.9%(34例)降至治疗后3.7%(6例)(P<0.001)。治疗前,焦虑障碍患者GAD-7评分M(Q1,Q3)为16.0(12.5,21.0),降至治疗后的1.0(0,4.0)(P<0.001)。结论约20%症状性POP患者伴有中重度广泛性焦虑障碍,子宫托治疗3个月后,POP患者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下降。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子宫托 精神心理影响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