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所研究的对象产生的影响。它在教学与企业管理中都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期望期望效应作用一、期望效应概述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所研究的对象产生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1968年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 标签: 期望效应 浅谈期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本院接受急诊心肺复苏治疗的7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资料,以不同抢救结果分为成功组(58例)和失败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性别、APACHEⅡ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心源性疾病情况、复苏地点、电击除颤情况、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心源性疾病、院外复苏、未进行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开始时间>6 min是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心肺复苏的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应特别关注心源性疾病的存在与否、复苏地点选择、及时电击除颤以及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这些因素的有效管理可能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呼吸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回顾性分析 成功率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感染患者择期手术的需求将给医疗系统和临床麻醉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决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择期手术时机及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如何避免患者医院内感染将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可以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手术麻醉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手术 时机
  • 简介:摘要随着血管腔内器具和技术的日益成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经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但TEVAR术后可能发生内漏、逆行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支架诱导的新发裂口、卒中和截瘫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发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风险分层和早期预警,对精准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TEVAR术后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腔内治疗 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我效能护理和阶梯式功能锻炼联合用于断指再植术后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断指再植术病人6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和阶梯式功能锻炼,对照组行阶梯式功能锻炼。对比断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从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上看,试验组74.19%,和对照组45.16%相比更高(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联用自我效能护理和阶梯式功能锻炼,利于断指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自我效能护理 价值 断指再植 阶梯式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左旋甲状腺素钠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住院的136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产妇/产妇结局以及胎儿/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表观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3%和97.1%,对照组分别为42.6%和91.2%。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左甲状腺素钠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并观察该种护理效果。方法:设置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设置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二组采用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对照中,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6(例)74.28%,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3(例)94.28%,(x2=15.334,p=0.014),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采用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效果 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