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护理模式期间我院的5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护士分级管理模式期间的52名护士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实施护士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护士分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不良事件
  • 作者: 王淼 侯惠民 王萱 朱辉 程昊 李春媚 刘辰 李慧 张伟 刘龙腾 丁鑫 张亚群 杨志 王建业 刘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王淼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核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放射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和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北京医院收治的49例经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8(64~75)岁。中位PSA水平14.74(7.75~24.19)ng/ml。穿刺前均行mpMRI检查。穿刺病理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1组6例(12.2%),2组16例(32.7%),3组12例(24.5%),≥4组15例(10.9%)。将患者分为ISUP分级分组高级别组(≥4组)和低级别组(1~3组),两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5(62~76)岁和71(65~74)岁,中位PSA水平分别为15.11(6.63~42.86)ng/ml和12.31(7.94~18.25)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4,P=0.448)。确诊前列腺癌后4周内均行18F-PSMA PET/CT检查。记录患者PET/CT检查主要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mpMRI检查主要病灶的最低表观弥散系数(ADCmin),并计算SUVmax/ADCmin比值,分析各参数与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级别分组的参数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结果本研究49例的ADCmin为(0.57±0.16)×10-3mm2/s,SUVmax为15.30±12.54,SUVmax/ADCmin比值为(29.69±23.72)×103。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的ADCmin分别为(0.54±0.20)×10-3mm2/s和(0.58±0.14)×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SUVmax分别为21.97±14.83和12.36±10.30,SUVmax/ADCmin比值分别为(45.07±27.02)×103和(22.91±10.3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2)。SUVmax(r=0.501,P<0.001)和SUVmax/ADCmin比值(r=0.527,P<0.001)与ISUP分级分组呈正相关,ADCmin与ISUP分级分组呈负相关(r=-0.296,P=0.039)。ROC曲线结果显示,SUVmax/ADCmin比值、SUVmax、ADCmi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731、0.615。以SUVmax/ADCmin比值37.23×103为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3%和85.3%。结论与单独应用PET/CT或mpMRI检查相比,联合18F-PSMA PET/CT和mpMRI检查的结果能够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SUVmax/ADCmin比值与ISUP分级分组呈正相关,对于区分高低级别前列腺癌是有价值的诊断参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多参数磁共振 肿瘤分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12例儿科患者进行分析,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防范护理,将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发生的风险事件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记录差错、操作误差、投诉事件、医患纠纷的总发生率1.79%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χ2=5.920,P=0.015;观察组生活护理(95.38±6.31)分、心理护理(97.24±4.33)分、治疗护理(93.23±5.51)分、健康教育(96.38±5.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728、8.850、6.151、7.027,P=0.000。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增加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风险防范护理 儿科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某院最近一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当中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本次试验对比后发现,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且患者产生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比例也比较低,患者自身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都比较高。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乳腺癌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优质护理手段护理甲状腺患者,评价实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甲状腺患者,时间为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共计收治 92例甲状腺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一种为常规护理组,另一组为优质护理租,每组都为 46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和优质护理手段,记录护理效果。结果:由患者为护理工作打分,常规护理组得分为 78.5±4.4分,优质护理组得分为 92.5±3.4分,常规护理组及优质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69.57%和 95.65%,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更优。结论:在护理甲状腺患者时,优质护理手段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恢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整体的满意度,拥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甲状腺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TACE)的肝癌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94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TACE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8.51%,对照组为23.4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善临床小儿肺炎患儿的干预方式时,选择应用层级链式护理体系的效果。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1年7月开始,截至2022年8月,对本医院6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平分,所纳入的患儿均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患儿应用层级链式护理体系,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将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恢复指标、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在发热、咳嗽、肺啰音、气促的消退以及住院时间的对照中,观察组耗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上,得出两组的数据相差较大(P<0.05)。结论:改善临床小儿肺炎患儿的干预方式时,选择应用层级链式护理体系有助于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提高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层级链式护理体系 护理工作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痔疮患者术后护理中中药坐浴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38例 痔疮患者均实施外剥内扎术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比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坐浴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 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都短于对比组( P<0.05)。 结论:对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实施中药坐浴以及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

  • 标签: 痔疮 外剥内扎术治疗 中药坐浴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进入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纳入课题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n(观察组)/n(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安排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安排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效果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 7年 1月 -201 9年 4月治疗住院的 2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 结果研究组患者各个时段的护理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 )。 结论门诊护理的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及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 7年 1月 -201 9年 4月治疗住院的 2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 结果研究组患者各个时段的护理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 )。 结论门诊护理的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及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膀胱结石疾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的效果。方法:我院展开试验活动,于2020年10月开始,2022年9月结束,期间共计从我院接诊的进行碎石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4例作为试验对象,基于试验目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对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4.12%,远优于对照组(82.35%),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慢性肾小球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的方式以及干预过程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到10月的30例慢性肾小球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患者接受一系列干预措施,并对患者在接受干预护理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对30例慢性肾炎患者实施护理性干预,患者在实施干预后,好转率高达97%。结论对于慢性患者,需要将综合性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中,切实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分析及护理在门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本院一共收治 102例门诊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甲组联合应用心理分析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 ;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有下降,甲组51例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乙组 (P<0.05)。 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实施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心理分析 护理 常规护理 门诊护理 负性情绪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分析及护理在门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本院一共收治 102例门诊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甲组联合应用心理分析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 ;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有下降,甲组51例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乙组 (P<0.05)。 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实施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心理分析 护理 常规护理 门诊护理 负性情绪评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宫外孕手术患者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 以 82 例宫外孕手术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 2 组,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护理配合(对照组 41 例)及预见性护理(观察组 41 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 。 结果 : 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7.3% )与对照组患者( 36.6% )相比明显降低且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其患者护理满意度、医生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宫外孕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医患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宫外孕手术 常规护理配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舒适护理,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抗病信心以及安全感,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相比(P

  • 标签: 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医院在新生儿科选受试对象40例,时间2022.2-2023.10,数表法分组,一组20,使用不同护理办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鸟巢式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成长、体征等指标,评价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期间新生儿头围、体质增长数值大于对照组,体温变化、出暖箱时间小于对照组,SpO2、睡眠时间比对照组更加优异,P<0.01。结论:鸟巢式护理可模拟母体子宫环境,提高新生儿监护舒适度,减少外界环境刺激,延长睡眠时间,促进生长发育。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护理 成长发育 氧饱和度 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