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的12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痔疮、乳房胀痛、肌肉酸麻、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出血和排尿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子宫底高度和恶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适应母亲角色的能力、喂养婴儿的能力及角色的幸福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适应母亲角色的能力、喂养婴儿的能力及角色的幸福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适应母亲角色的能力、喂养婴儿的能力及角色的幸福感评分更高(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产后 综合康复 护理干预 产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强化康复训练指导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实用性语言交流能力检查(CADL-T)、患者积极度量表(PAM)、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及巴氏量表(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可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 综合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父母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6-2022.6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父母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父母参与护理 新生儿重症肺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轻型缺血性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并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轻型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多模式CT的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在溶栓治疗后7 d、14 d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更显著地改善,两组出院后30 d、90 d和6个月的mR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灸联合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对急性轻型缺血性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神经功能预后、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有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针灸,静脉溶栓,多模式CT,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多阶段结合多形式护理告知在产科病房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产妇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阶段结合多形式护理告知,比较两组产妇关于生产的相关知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产科病房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科病房知识关于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保证母亲有充足乳汁、早期吮吸、产褥期运动及营养、妊娠合并症、剖宫产准备及围术期注意事项的认知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知识告知、基础护理工作、关爱患者、病房管理、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过程待产过程缺陷、分娩过程缺陷以及第三产程观察缺陷的合计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阶段结合多形式护理告知应用于产科病房可明显提高产妇对生产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产妇病房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 标签: 多阶段 多形式 护理告知 产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妊高症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予以综合护理。两组产妇均护理观察至产后42 d。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患者 产后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86例预防接种儿童为观察样本,按照儿童预防接种护理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均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未实施健康教育)与实验组(43例: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儿童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干预后Frankl依从量表4级百分率(69.77%)以及儿童家长护理干预满意度(97.67%)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患儿抵触,提升患儿预防接种依从性以及儿童家长护理干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评估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了本院101例患者,时间跨度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我们对比了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分级护理护理文书和安全管理评分方面分别为(23.22±2.26)分、(23.21±1.65)分和(23.23±1.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6±2.26)分、(18.21±1.55)分和(19.02±1.26)分。此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预防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作用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诊的增强CT扫描患者中选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利用碘对比剂进行扫描),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满意度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增强CT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必然需要使用碘对比剂,在其应用碘对比剂的过程,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可以对不良反应起到优良的预防效果,另外还能够提升干预满意度,效果卓越,具有较高的推广普及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诊疗工作,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对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门诊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诊,研究组采取流程优化护理分诊,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在就医流程、候诊配置、分诊诊疗、就医服务各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门诊分诊患者,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流程优化护理分诊 门诊诊疗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内涵和外延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方式,即通过多主体的参与,来实现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强化主体职责,产业链对接人才链,在校企一体化育人中,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保障。

  • 标签: 混合所有制办学 人才培养 内部质量保障
  • 简介:摘要:以通辽地区耐密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4+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间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差异。结果表明,TK601具有高产潜力,该品种适宜通辽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 标签: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适宜玉米品种 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 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儿4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介入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儿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可促进其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教育领域的格局与方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者能够利用各种数字工具和在线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创造更具互动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环境。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成为了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信息化 初中英语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满意度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0月31日本院收治的82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4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区环境、健康宣讲、服务态度、专科护理、岗位职责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 脑供血不足 头晕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窒息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窒息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神经行为(NBNA)水平、生命体征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NBN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NBNA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脑瘫等神经损害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简便易行,对改善窒息患儿神经功能,促进患儿康复有积极意义,对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几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窒息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对其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在围术期护理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预后情况。结果 VAS评分:观察组更低(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更短(P<0.05)。结论 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胆囊结石手术 围术期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术后疼痛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