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2021年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2)Delta变异株肺炎流行病学及分子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反馈测序结果,挑选2021年河南入境和本土病例为SARS-CoV-2 Delta变异株肺炎患者111例,从大疫情网上获得患者基本信息,对年龄、性别、是否接种疫苗、接种剂次、RT-qPCR检测ORF1ab基因和N基因Ct值在不同性别及不同症状病例间有无差异、患者临床分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测序结果核苷酸及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 S)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结果111个病例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7,P=0.529)。不同疫苗接种史人群中的病例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74,P=0.209)。SARS-CoV-2核酸阳性标本中,大部分标本Ct值分布在较低区间,病毒载量较高。ORF1ab基因Ct值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6,P=0.439),在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重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7,P=0.039) 。N基因Ct值在不同性别及不同症状病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本研究的111例患者主要通过密接筛查和全员核酸筛查发现,两者共占总体的62.2%(69例)。测序长度覆盖度基本都大于99%(占90.1%,100/111),核苷酸突变位点总数多为46~50个(86.4%,89/103),S蛋白突变位点总数多为12个(82.5%,85/103)。103株Delta变异株均含有T19R、R158G、L452R、T478K、D614G、P681R、D950N、E156del、F157del这9个突变位点,突变率为100%。结论2021年河南省SARS-CoV-2 Delta变异株对人群普遍易感;病毒载量高,ORF1ab基因载量增高会加重临床症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 S蛋白 ORF1ab基因 N基因
  • 简介: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煤矿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矿用掘进机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型煤矿井巷工程中,与传统的爆破掘进工艺相比,掘进机掘进具有劳动强度低、煤矸运输效率高、安全系数高、机械化水平高等优点。掘进机在使用中可按所设计巷道断面进行掘进作业,大大提高了巷道成型率。但是在煤矿实际生产中,由于巷道作业环境恶劣、掘进机安装质量差、操作人员对掘进机结构及工作原理不了解以及安全维护不到位等原因,掘进机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故障,不仅降低了巷道掘进效率,增加了掘进机维修成本,还很容易发生重大机电事故。

  • 标签: 矿用 掘进机 故障 检修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加强了一些抗震的单一框架结构。国内外地震破坏调查后,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优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比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容易发生地震的破坏。因此,提出以框架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合理布置若干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阐明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确诊病例血清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中和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COVID-19确诊病例血清中和抗体,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2.0对COVID-19病例血清中和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采集、检测来自155个COVID-19病例的420份血清样本,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痊愈半年病例血清样本。采样时间为发病第0~221天。发病第1周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为1∶13,第2周为1∶31;个别病例发病第15天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仍表现为<1∶4;发病第6~32周血清中和抗体GMT均超过1∶52(13×4)。以1∶64作为血清中和抗体保护水平分界点,急性期病例(0~14 d,0~2 w)、痊愈病例(36~63 d,6~9 w)和痊愈半年病例血清(183~210 d,27~30 w)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56%、82.31%和86.52%。统计分析显示,除第1、2周以外,各周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χ2=9.270,P=0.931)。病例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在性别、年龄、职业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普通型和轻型病例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VID-19病例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仅与疾病进程具有统计学关联;中和抗体在感染后第3周整体上可达到保护性水平,并维持至发病后第30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中和抗体 保护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布鲁菌病(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血脂谱的异常情况,分析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关联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辽宁省传染病医院确诊的所有成人布病住院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对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接触史、临床分期与病程、伴发慢性疾病等基本情况及血脂异常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关联因素。结果共收集562例布病患者,年龄为(48.59 ± 12.26)岁,范围为18~76岁,男女性别比为2.5∶1.0(402∶160);其中,仅有牛接触史者193例(34.3%)、仅有羊接触史者331例(58.9%)。在562例布病患者中,伴有血脂异常者共314例,占55.9%;其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者分别为48(8.5%)、152(27.0%)、60(10.7%)、217例(3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比值比(OR)= 4.201,95%置信区间(CI):1.361~12.971]、中性粒细胞升高(OR = 2.314,95%CI:1.981~5.46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OR = 2.188,95%CI:1.379~3.473)、降钙素原升高(OR = 1.707,95%CI:1.515~2.532)、牛接触史(OR = 2.170,95%CI:1.464~3.125)为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降低(OR = 0.458,95%CI:0.232~0.904)是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率较高,糖尿病、炎症、肝功能异常、牛接触史是布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并控制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潜在风险,以降低布病及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共病负担。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血脂异常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在高中阶段,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聚焦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上,还应该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们的精神建设上来。其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在精神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个青年只有为了国家而努力奋斗才能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漫漫历史长河中,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这些过程都值得学生们知晓。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外,还要培养其家国情怀。

  • 标签: 高中历史 家国情怀 爱国 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