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冠疫情冲击过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冲击着传统社区制度系统。社区作为民众和上层政治系统的沟通桥梁,其稳固运行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引入“社区韧性”的概念,来探讨社区在面对诸如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建立稳固的运行机制问题。

  • 标签: 风险社会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韧性社区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目前以细胞毒性为基础的化学疗法带来的疗效已趋于稳定,而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CD1,也称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CD1LG1,也称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发现在统计学上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已经成为晚期NSCLC主要的免疫疗法,改变了晚期肿瘤的治疗模式。本文将针对晚期NSCLC中IC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晚期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患者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拟于丙泊酚麻醉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60例,年龄>65岁,体重45~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即刻,D组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随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0.7 mg/kg,面罩加压给氧辅助人工通气。当患者去极化肌颤搐消失时移去面罩,采用电休克治疗仪进行治疗并监测脑电图。电休克治疗时根据患者年龄设置治疗电量,首次电量设置为患者年龄的0.5倍,当抽搐发作抑制指数<80%时,下一次治疗电量提高一档(每档相差电量25.2 mc,即总电量的5%)。治疗结束后,立即予面罩加压人工通气,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转入PACU。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痛、嗜睡、躁动和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谵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降低(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患者的麻醉恢复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老年人 麻醉恢复期 二异丙酚 电惊厥疗法
  • 简介:有一次,我发现学校围墙外一间小屋子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最近总发出“哎哟哎哟”的声音。于是,我敲开了她的门。原来,她是孤寡老人,犯有风湿病,双手一碰到凉水就会痛,一痛就“哎哟哎哟”地呻吟。

  • 标签: 绰号 孤寡老人 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