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犬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CPB-MIR)过程中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条成年杂种犬(贵州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模型组、激动剂组和抑制剂组均实施CPB-MIR,激动剂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用FAT/CD36激动剂和抑制剂干预。在实施CPB-MIR 15 min后,检测血液中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游离脂肪酸(FFA)摄取率、心肌组织中长链酯酰辅酶A(LCACoA)浓度及FAT/CD36的表达,记录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在犬CPB-MIR 15 min后,各组犬IRI、FFA净摄取率、LCACoA和FAT/CD36 mRNA组间差异明显(F=56.243、14.917、39.545、27.49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以上指标均呈现出激动剂组[20.18±2.38、(38.92±3.69)%、(9.91±1.19) nmol/g、2.13±0.17]高于模型组[15.93±2.01、(33.28±5.18)%、(7.56±0.39) nmol/g、1.70±0.14],模型组高于抑制剂组[9.73±2.04、(26.57±4.39)%、(6.45±0.57) nmol/g、1.51±0.15],抑制剂组高于对照组[1.61±0.14、(18.16±2.14)%、(3.85±0.14) nmol/g、1.11±0.09]的趋势。各组犬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组间差异明显(F=31.907、50.211、47.510、66.1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SP和±dp/dt max呈现出对照组[(139.88±11.71)、(3.43±0.49)、(-2.61±0.25) mmHg(1 mmHg=0.133 kPa)]高于抑制剂组[(90.41±7.14)、(1.67±0.20)、(-1.04±0.18) mmHg],抑制剂组高于模型组[(77.50±8.30)、(1.21±0.18)、(-0.78±0.10) mmHg],模型组高于激动剂组[(60.59±13.45)、(0.91±0.09)、(-0.53±0.16) mmHg]的趋势。LVEDP呈现出激动剂组[(39.12±5.51) mmHg]高于模型组[(31.72±3.64) mmHg],模型组高于抑制剂组[(25.15±2.46) mmHg],抑制剂组高于对照组[(5.42±0.53) mmHg]的趋势。结论在犬CPB-MIR过程中,调控FAT/CD36的表达可调节脂肪酸代谢紊乱、心肌胰岛素抵抗和心功能,表明FAT/CD36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
  • 简介:摘要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并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炎症反应贯穿着心肌损伤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细胞焦亡由于具有高度促炎性,近年来研究者将其与MIRI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深入了解细胞焦亡的调控机制,以及对目前细胞焦亡在MIRI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MIRI的临床防治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促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大鼠体外循环(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实验模型并评估其诱导心肌胰岛素抵抗(IR)的效果。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不阻断主动脉(n=6),模型组主动脉阻断30 min再灌注15 min(n=6);经尾动脉置入灌注管、右侧颈外静脉插入右心房引流管、开胸阻断升主动脉,建立体外循环(CPB),于开放主动脉后15 min采集血液及心肌组织标本,检测血浆葡萄糖、胰岛素水平并进一步计算葡萄糖摄取率、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5 min,模型组[静脉葡萄糖浓度(Glu-V)(20.23±0.30) mmol/L;胰岛素浓度(15.89±1.72) mIU/L;IRI(14.29±1.59)]高于对照组[Glu-V(8.31±0.67) mmol/L;胰岛素浓度(6.54±1.77) mIU/L;IRI(2.42±0.73),t=38.945、9.286、16.593,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模型组葡萄糖摄取率为(7.68±2.29)%低于对照组[(45.46±3.67)%,t=21.4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为(34.8±6.6) mmHg低于对照组LVSP[(60.4±6.9) mmHg,t=-6.5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Western blot所测心肌细胞膜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30±0.08)低于对照组(1.04±0.21,t=7.97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建立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个体差异小且更能模拟临床的CPB缺血再灌注心肌IR大鼠模型。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体外循环(CPB)是心脏外科心内直视手术的必备技术,但是CPB术中并发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MIRI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研究发现,心肌胰岛素抵抗是其又一重要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心肌糖脂代谢紊乱。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PDHA1)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连接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限速部分,也是调节糖脂代谢、维持细胞内能量供给平衡的重要调节点。本文总结PDHA1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揭示PDHA1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为MIRI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心肌胰岛素抵抗 体外循环 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对犬体外循环(CPB)过程中缺血再灌注心肌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24只,雌雄各半,体重(11.2±1.5)k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治疗组(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剂量为6 mg/kg)4个组(每组6只),均建立体外循环,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阻断主动脉60 min后再开放。各组于体外循环转流前(T1)和开放主动脉再灌注15 min(T2)、60 min(T3)、90 min(T4)4个时间点检测心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率、心肌组织中长链脂肪酰辅酶A(LCACoA)浓度,分析心脏功能及测定心肌组织内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犬心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率、心肌组织中LCACoA浓度及FAT/CD36 mRNA的表达在流转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脉开放后(T2)以上指标模型组[分别为(35.8±4.7)%、(8.55±1.51)nmol/g、3.23±0.68]和治疗组[分别为(27.4±2.7)%、(6.10±1.38)nmol/g、2.20±0.56]均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19.6±3.9)%、(4.16±0.81)nmol/g、1.19±0.52](均P<0.05),在T2时间点最高,后逐渐下降;同模型组相比,以上指标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偏低(均P<0.05)。各组心脏功能指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流转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脉开放后(T2),以上心脏功能指标模型组[分别为(76.5±9.1)mmHg、(31.1±2.9)mmHg、(1.2±0.4)mmHg/ms、(-0.9±0.1)mmHg/ms]与治疗组[分别为(92.9±8.7)mmHg、(25.3±3.6)mmHg、(1.8±0.4)mmHg/ms、(-1.3±0.1)mmHg/ms]均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165.5±12.9)mmHg、(6.5±0.5)mmHg、(3.3±0.6)mmHg/ms、(-2.9±0.3)mmHg/ms](均P<0.05),但治疗组的心脏功能指标受损程度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在犬体外循环过程中,可通过抑制FAT/CD36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降低心肌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减少LCACoA在心肌组织内异常蓄积,达到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作用。

  • 标签: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 体外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长链脂肪酰辅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