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否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基因表达影响高磷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方法采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AR是否与IL-1β启动子的雄激素受体元件(androgen receptor element,ARE)序列结合,通过荧光素酶分析实验检测AR是否调控IL-1β基因表达。基因沉默THP-1细胞的AR,用携带载体或shRNA的慢病毒转染THP-1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带荧光标记的阳性转染细胞THP-1ARsc(对照组)和THP-1ARsi(沉默单核细胞AR),Western印迹法检测THP-1ARsc、THP-1ARsi细胞的AR表达水平,通过佛波酯(50 ng/ml)诱导获得巨噬细胞MФARsc(对照组)或MФARsi(沉默巨噬细胞A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ФARsc或MФARsi条件培养基的IL-1β表达水平。用MФARsc或MФARsi的条件培养基加入磷酸盐(磷酸二氢钠,终浓度2.5 mmol/L)后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进行培养,茜素红S染色分析HASMC的钙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细胞标志物RUNX2和HASMC标志物SM22α的表达水平;中和实验分析IL-1β介导巨噬细胞AR对HASMC钙化的影响。结果AR与IL-1β启动子的ARE序列结合并调控IL-1β基因表达。与MФARsc细胞比较,MФARsi细胞条件培养基的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MФARsc条件培养基比较,MФARsi条件培养基HASMC钙沉积显著减少,RUNX2蛋白表达下降而SM22α蛋白表达增多(均P<0.05);MФARsi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较MФARsc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HASMC钙化显著抑制,MФARsc条件培养基+IL-1β抗体组较MФARsc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HASMC钙化显著抑制,而MФARsi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和MФARsi条件培养基+IL-1β抗体组均较MФARsc条件培养基+IL-1β抗体组HASMC钙化抑制程度更大(均P<0.05)。结论巨噬细胞AR通过与IL-1β启动子内的ARE序列结合调控IL-1β的表达,IL-1β介导巨噬细胞AR对高磷诱发HASMC钙化的影响。

  • 标签: 受体,雄激素 巨噬细胞 肌细胞,平滑肌 白细胞介素1β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NCHT)对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2月至2019年7月共327例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组,直接行RP者为RP组,NCHT后行RP者为NCHT组。RP组171例,中位年龄67(44~83)岁,中位初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7.24(4.55~207.00)ng/ml;临床分期cT2期13例,cT3a期85例,cT3b期57例,cT4期16例;cN0期138例,cN1分期33例;穿刺病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1组5例,2组35例,3组41例,4组51例,5组39例。NCHT组156例,中位年龄67(46~78)岁,中位初诊PSA 72.09(4.08~722.95)ng/ml;临床分期cT2期11例,cT3a期47例,cT3b期58例,cT4期40例;cN0期80例,cN1期76例;穿刺病理ISUP分级分组1组1例,2组11例,3组33例,4组43例,5组68例。NCHT组较RP组有更高的PSA、更高的ISUP分级分组和更晚期的TNM分期。RP组行RP+盆腔扩大淋巴结清扫术;NCHT组行RP(手术方式同RP组)术前,先接受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每28天1次)+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1次),共4~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PSA水平、病理分期变化、切缘阳性率,以及无生化复发生存期的差异。结果NCHT组较RP组术后达根治水平(术后6周PSA <0.2 ng/ml)的比例[80.1%(125/156)与48.5%(83/171)]、T分期降期比例[60.9%(95/156)与14.6%(25/171)]、ISUP分级分组降组比例[49.4%(77/156)与11.7%(20/171)]更高(均P<0.001),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比例更低[17.9%(28/156)与44.4%(76/171)],且NCHT组17例(10.9%)术后病理提示pT0或微小残留病变。NCHT组较RP组中位无生化复发生存期显著延长(19.46个月与6.35个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CHT可显著降低患者生化复发风险(HR=0.278, 95%CI 0.198~0.390, P<0.001)。在亚组分析中,NCHT组较RP组在年龄>65岁(HR=0.225)、年龄≤65岁(HR=0.387)、PSA>20 ng/ml(HR=0.324)、PSA≤20 ng/ml(HR=0.200)、cT3分期(HR=0.271)、cT4分期(HR=0.228)、cN0分期(HR=0.289)、cN1分期(HR=0.220)、ISUP分级分组≤3组(HR=0.340)、ISUP分级分组>3组(HR=0.176)患者中均有更低的生化复发风险(均P<0.001)。结论NCHT可显著改善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术后病理特征,并延长患者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期,降低生化复发风险。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多西他赛 生化复发
  • 简介:摘要前列腺系统穿刺仍是穿刺的标准方法,随着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mpMRI)及其评分系统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MRI)靶向的前列腺穿刺正在逐渐替代系统穿刺的传统地位。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是临床最常用的MRI评分系统。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的PI-RADS阴性患者前列腺癌阴性率达90.8%(95%CI:88.1%~93.1%),PI-RADS 3分、4分和5分的患者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诊出率分别为20.9%、58.3%和80.7%。这就意味着MRI靶向穿刺在减少无必要穿刺的基础上能更有效检出临床上有意义的前列腺癌。MRI靶向穿刺包括MRI直接引导下穿刺(MRI-TB)、软件为基础的经直肠超声(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FUS-TB)和认知融合靶向穿刺(COG-TB),三种方法均为有效的靶向穿刺方法。MRI靶向前列腺穿刺优于系统穿刺,由于MRI的假阴性、穿刺技术和装别等限制,MRI靶向穿刺仍不能完全替代系统穿刺。因此靶向联合系统穿刺是可见未来的趋势。

  • 标签: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靶向穿刺 前列腺癌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贵中 胡海兵 吴宝军 白文俊 牛远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博士研究生,现在天津市津南医院泌尿外科工作 300350),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泌尿外科,广州 523110,天津市津南医院泌尿外科 30035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100044,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3002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例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例,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3例,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例,天津市津南医院1例。患者平均年龄(33.5±7.6)岁。10例均于性生活后1 h内发生严重血尿,伴有血块。入院24 h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平均(95.8±8.9)g/L。10例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镜下电切术和/或电凝术,术中证实均为后尿道病变出血,病变位于精阜远端4例,前列腺部5例,精阜近端1例。3例为后尿道前列腺部曲张静脉出血,予电凝止血。7例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留置F16尿管。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7例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后尿道血管瘤破裂6例,后尿道息肉1例。术后1周均顺利拔除尿管。术后禁欲1个月。恢复性生活后未见血尿复发,无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多为后尿道病变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首选经尿道膀胱镜下电切术和/或电凝术治疗,效果可靠,预后良好。

  • 标签: 血尿 性生活 后尿道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中YES相关蛋白1(YAP1)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探究YAP1对PSA的调控机制。方法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aP和C4-2细胞过表达YAP1后PSA基因启动子区活性变化;用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检测过表达YAP1基因对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内PSA蛋白的影响,并观察沉默YAP1对C4-2细胞内PSA蛋白的影响;使用Q-PCR进一步验证在C4-2细胞内过表达YAP1基因对其PSA mRNA表达量的改变;使用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探究YAP1对C4-2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R)的作用。结果发现在CRPC中过表达YAP1后,luciferase实验发现C4-2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值平均值为3.17815892>2,P<0.001,Q-PCR检测所有过表达YAP1各基因片段后,发现实验组PSA mRNA测定值为2.306667,1.553333333,2.613333333,2.673333333均高于对照组1,且P<0.001,提示PSA表达量显著增高;western blot实验发现C4-2细胞过表达Yap1后,AR条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增强,提示YAP1过表达组细胞核内A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YAP1可能在CRPC中正向调控PSA的表达,且有促进AR入核发挥作用的能力。

  • 标签: 原癌基因蛋白质c-yes 前列腺肿瘤 受体,雄激素
  • 简介:摘要原发性输尿管浆细胞癌是一种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表现特异性不足,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是否需要全身治疗仍需研究。

  • 标签: 输尿管疾病 浆细胞癌 病理诊断 治疗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2~16岁患儿小阴茎发育情况,探讨青春期小阴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28例青春期小阴茎患儿,其中睾酮治疗组21例,睾酮联合来曲唑治疗组7例,观察睾酮组与联合组患儿阴茎牵拉长度(SPL)。结果睾酮组治疗前SPL(4.1±0.9)cm,用药后3个月SPL(6.7±0.6)cm;联合组患儿治疗前SPL(4.3±0.9)cm,用药后3个月SPL(7.4±1.0)cm,两组患儿用药后3个月SPL较治疗前明显增长(P<0.01),效果显著。结论青春期小阴茎患儿早期给予睾酮或联合来曲唑治疗,阴茎增长效果满意。青春期小阴茎患儿应该足够重视,早期发现,积极明确原因,补充睾酮治疗,必要时联合来曲唑,促进阴茎发育。

  • 标签: 阴茎 青春期 睾酮 雌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