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40岁居民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呼吸困难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慢性呼吸道症状信息。采用复杂抽样加权方法估计我国≥40岁居民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呼吸困难和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75 082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我国≥40岁居民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呼吸困难和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率分别为3.75%(95%CI:3.38%~4.11%)、5.83%(95%CI:5.40%~6.26%)、2.45%(95%CI:2.02%~2.87%)、8.93%(95%CI:8.25%~9.6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呼吸困难和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率较高,分别为10.27%、13.85%、6.43%、20.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BMI、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儿童期严重呼吸道感染史、吸烟状况、职业有害因素暴露史影响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呼吸困难的流行。3种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西部地区、吸烟者、有儿童期严重呼吸道感染史、室内生物燃料暴露、职业有害因素暴露史、体重较轻或肥胖者的3种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率高。结论我国≥40岁居民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水平较高,多种因素影响慢性呼吸道症状的流行状况。应针对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其疾病负担。

  • 标签: 慢性咳嗽 慢性咳痰 呼吸困难 监测
  • 作者: 王秋童 齐金蕾 王宁 万霞 王宝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慢病防控实验室,北京 1000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登记与死因监测室,北京 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人群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肝癌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评估该地区综合防控效果、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08-2018年中国CDC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中4省重点地区死因数据,分析该地区肝癌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采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Arriaga分解法估计各年龄组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4.37%,P<0.001)。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起积极作用,贡献值0.240岁,贡献度5.62%;其中,积极作用最大的是45~49岁年龄组(0.041岁,0.96%),消极作用最大的是50~54岁年龄组(-0.015岁,-0.35%)。与2008年相比,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长4.27岁(AAPC=0.59%,P<0.001),肝癌CELE增长4.20岁(AAPC=0.58%,P<0.001),PGLEs下降0.07岁(AAPC=-0.62%,P<0.001),寿命损失率下降0.13%(AAPC=-1.18%,P=0.001)。安徽省埇桥区的肝癌PGLEs上升(0.09岁),其余区(县)均下降,河南省扶沟县降幅最大(-0.21岁)。结论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下降,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发挥积极作用,肝癌导致的寿命损失下降,各区(县)之间PGLEs存在差异。

  • 标签: 肝癌 死亡率 期望寿命分解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