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镜碎石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4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将这42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患者实施经皮镜碎石术治疗,而对照组21例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止痛药使用等方面的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发热现象、住院天数以及结石清除效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止痛药使用等方面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发热现象、住院天数以及结石清除效率等方面的结果。从而得知经皮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要好一些。结论:针对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方面,经皮镜取石术相较于开放手术更具优势,如创伤面积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低、患者恢复快以及患者承受痛苦小等,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 开放手术 复杂性肾结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细胞癌(TFE3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TFE3 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29例;年龄(40.6±14.7)岁。中位肿瘤直径4.0(1.9~20.0)cm;肿瘤位于左30例(54.5%),右肾25例(45.5%)。术前影像学检查示,肿瘤边界清晰41例(74.5%),边界不清14例(25.5%);存在局部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2例,其中双肺转移1例,骨转移1例。术前分期:Ⅰ期38例(69.1%),Ⅱ期5例(9.1%),Ⅲ期9例(16.4%),Ⅳ期3例(5.5%)。行保留单位手术31例(56.4%),根治性切除术24例(43.6%)。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进展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病理分期:pT1期41例(74.5%),pT2期5例(9.1%),pT3期8例(14.5%),pT4期1例(1.8%)。N1期4例(7.3%),M1期2例(3.6%)。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示,55例TFE3均呈弥漫性强阳性反应,组织蛋白酶K阳性36例(65.5%),CD10阳性48例(87.3%),CK7阳性7例(12.7%),CA-IX阳性2例(3.6%),PAX8阳性35例(63.6%)。2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均为阳性,显示分裂信号的细胞核占比分别为40%和30%。55例中位随访时间27(3~96)个月。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0%和6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09)、pT分期(P<0.001)、局部淋巴结侵犯(P=0.003)、手术方式(P=0.006)与TFE3 RCC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HR=4.824,95%CI 1.129~20.604,P=0.034)和局部淋巴结侵犯(HR=5.522,95%CI 1.066~28.611,P=0.042)是影响TFE3 RCC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对于pT1期患者,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行保留单位手术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和81.5%。结论TFE3 RCC影像学检查常缺乏特征性表现,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和FISH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大部分TFE3 RCC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较好,pT分期和局部淋巴结侵犯是TFE3 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癌,肾细胞 转录因子E3 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镜碎石术与输尿管硬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择取本科室2018.02到2020.12时段内诊疗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50例,以随机法划分为甲组(25例)、乙组(25例)。甲组为输尿管镜碎石术,乙组为微创经皮镜碎石术,比较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甲组手术效果略差于乙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甲组为24.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微创经皮镜碎石术既可增强治疗效果,还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