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血液透析(HD)组及血液透析滤过(HDF)组,每组各有患者51例,患者在入组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同时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含量。结果入组前HD组和HDF组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CRP、IL-6、HCY、以及AGEs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HD组和HDF组患者的抑郁评分、CRP、IL-6、HCY、以及AGEs含量与入组前相比均有下降,且HDF组患者有更明显的下降,与入组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没有明显差异,经治疗后,各指标均有下降,但HDF组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HD患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液中CRP、IL-6、HCY、以及AGEs的含量,并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 情绪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录的需要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统一集体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 透析 应用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生化学指标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判定价值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心血管疾病,通过选择常见的、对应于相应疾病的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具体指标数值进行分析,判断其应用价值。结果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心肌损伤确定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能够用于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测;B型利钠肽和氨基酸B型利钠肽原含量对于心力衰竭诊断很关键;另外,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等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生化指标。结论血液生化指标具有精确度较高特点,能够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生理状况,其分类较多,在对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方面具有不可获取的作用。

  • 标签: 血液生化指标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