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PET-CT分段评估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情况。方法 选取221例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分段评估骨代谢情况,分别记录其PET-CT检查后脊柱骨与骨盆的骨代谢情况,且与肝脏SUVmax为比较,分别测量其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较其SUVmax变化情况,且与同步血常规相比较,比较其优势和劣势。结果 221例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经PET-CT分段评估骨髓情况的结果,骨髓抑制60例,其中脊柱骨髓抑制 12例,骨盆骨髓抑制 48例,经血常规评估骨髓抑制 32例。与血常规比较,PET-CT更加精准及更早的评估骨髓抑制情况。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采用PET-CT对骨髓抑制情况进行分段评估,与采用化验血常规方法相比,PET-CT能够更早、更精准的发现不同部位骨髓抑制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放化疗方案,及时避免骨髓抑制。

  • 标签: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采集与检测可为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提供线索和依据,有助确定风险环节,评价干预效果,提醒公众做好个人防护,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一环。为满足北京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需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撰写了《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DB11/T 1748-2020)地方标准,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为原则,针对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采样部位、数量、面积、操作流程、个人防护、样本保存与运输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 标签: 物体表面 新型冠状病毒 采集 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EB病毒(EBV)活动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常规进行EBV血清学检测的确诊HFRS患者,根据其有无合并EBV感染分为2组,即EBV活动组和无EBV活动组。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两组间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188例HFRS患者,其中EBV活动组73例,无EBV活动组115例,HFRS患者EBV活动率为38.83%(73/188)。EBV活动组患者出现腰痛、腹痛、皮肤黏膜充血及球结膜水肿的比例[57.53%(42/73)、42.47%(31/73)、57.53%(42/73)、50.68%(37/73)]显著高于无EBV活动组[42.61%(49/115)、20.00%(23/115)、39.13%(45/115)、28.70%(33/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983、11.008、6.083、9.239,P均< 0.05)。EBV活动组病程中发生急性肾损伤(AKI)1期、2期和3期者分别为10、7和43例,无EBV活动组分别为5、13和53例。EBV活动组AKI程度重于无EBV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615,P < 0.05)。且EBV活动组肾功能恢复超过15 d者比例[23.29%(17/73)]、白细胞计数[11.26(3.39 ~ 54.23)× 109个/L]显著高于无EBV活动组[6.96%(8/115)、10.03(2.91 ~ 66.99)× 109个/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330,Z = - 2.003,P均< 0.05)。结论HFRS患者可能使体内潜伏EBV活动,使其临床特征复杂化,肾功损伤程度重且肾功恢复时间延长。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EB病毒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