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资料室藏有一部十卷本的《槟榔屿志略》。可能是由于流传不广的缘故,海内外的东南亚和华侨、华人史学界对此提及者甚少。实际上,《槟榔屿志略》一书是国人对槟榔屿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最早记述之一,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本人不揣学浅,在此愿就该书的内容及其史料价值作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槟榔屿志略》 华侨 史料价值 力钧
  • 简介: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华侨华人研究热潮的形成,与中国国力迅速提升后形成的中国研究热潮呈现出一种互动的趋势。因此,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研究自然成为这两个国际学术研究热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华侨华人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出于对中国和华侨华人群体崛起的某种担忧,其研究的结论大都夸大了华人与中国合作的目的与规模。

  • 标签: 发展变化 庄国土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经济合作 政治格局
  • 简介:保生大帝,姓吴,名本,是北宋福建漳泉一带的名医,以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而为时人所称颂,远近咸以为神医.当吴本因上山采药,不幸跌落深谷,重伤而卒之后,漳泉乡里百姓闻者无不追悼感泣,争相绘其像而敬事之,不数十年,其声名事迹传颂远播于闽粤诸地,成为人们心目中驱邪祛病保佑苍生的神灵,广为世人所敬仰.由于吴本生长于当时漳

  • 标签: 甲必丹 天福宫 慈济 华人社会 巴达维亚 慈善公益事业
  • 简介:二战以前,马来亚的华侨不仅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其经济活动遍及马来亚的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的各个方面,因而在对马来亚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与马来亚的贸易关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沟通和增进中国与马来亚的贸易往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马来亚华侨 二战前 中马贸易关系 地位与作用
  • 简介:华人公馆档案是现存唯一最为完整地记载东南亚华人社区历史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在系统和全面论述吧华人公馆历史沿革及其档案文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公馆档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旨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馆档案的文献史料价值以及其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吧城华人公馆 档案文献 研究
  • 简介:作为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丛书研究系列的第一部专著,由荷兰莱顿大学包乐史教授与中国厦门大学吴凤斌教授合作著述的<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以下简称)一书,已于2002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吧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及荷兰国家档案馆藏的荷兰文档案为主,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18世纪末(亦即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后期)吧华人社会的若干侧面进行的考察和剖析.

  • 标签: 《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 荷兰东印度公司 华人社会 历史风貌 公馆档案 《公案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