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泪腺肿块的病理类型较多,术前准确地鉴别诊断对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CT和MRI是临床评估泪腺肿块的重要技术。虽然存在重叠,但部分图像特征,如肿块位置(单/双侧)、腺体累及的部位、骨质改变和强化方式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提示作用。同时,结合全身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试验性治疗后的复查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本文中对泪腺解剖、不同种类泪腺肿块的临床和影像诊断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影像诊断思路,旨在提高影像医师对泪腺肿块的诊断水平。

  • 标签: 泪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思路
  • 简介:与串行接口不同,并行接口采用八位或十六位数据同时传送,大大加快了数据处理速度,使器件性能在整体上得以提高。正因为这些优点,使得如今的手机显示电路设计,特别是彩屏手机大都采用了多位传输的并行接口,使高性能、优材质的各式彩屏在显示应用技术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诺基亚部分直板彩屏机中,仍有沿用串行接口设计方式的)。

  • 标签: 维修思路 显示故障 接口类 无显示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图像特征联合双能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PTC患者的术前双能CT图像。参考2002年美国头颈外科协会的淋巴结分区标准,将颈部淋巴结分为7区,采用淋巴结影像病理亚区对照的方法,共纳入245枚颈部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107枚淋巴结归为转移淋巴结组,138枚归为非转移淋巴结组。纳入分析的CT图像特征包括淋巴结大小、形状、边缘、强化程度、强化方式、钙化、囊变和结外侵犯。测量动静脉期双能CT定量参数包括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c)和能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χ²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组间CT图像特征和定量参数差异。分别基于CT图像特征、双能CT定量参数及两者联合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采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组间CT图像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的动静脉期NIC、Zeff-c及λHU均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01)。联合CT图像特征和双能CT定量参数logistic模型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22,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92.8%。双能CT定量参数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12,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93.5%。两者的诊断效能均优于CT图像特征模型,后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3,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73.9%(Z=5.212、4.554,P均<0.001)。结论相较于CT图像特征,双能CT定量参数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更高,两者联合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碘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