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记录患者的康复情况及评价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接诊168例患者,全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照入院时间的早晚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和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髋关节Harri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且能够让患者有自我护理意识及能力。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急诊创伤患者护理过程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50名骨创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管理。通过比较干预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出结论。结果 在进行相关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各科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过程引入疼痛护理管理具有较深刻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降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疼痛护理 护理管理 骨科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患者,编制了康复计划,并为患者给予了入院指导、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等一系列的护理服务,期间应用了众多先进的护理方法,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如表1所示。P

  • 标签: 骨科护理 临床路径 踝关节骨折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的成效。方法:将我院骨科所接诊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早晚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量表(CQOLI-74)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三个,即跌倒、坠床、压疮。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安全隐患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11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共有患者58例,观察组共有患者6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静息性疼痛护理评估,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患者在术后24h内的静息性疼痛评分与活动性疼痛评分,及术后24h内患者产生重度疼痛的次数、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患者的住院时长。结果 术后24h内,患者的活动性疼痛评分明显高于静息性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术后活动性疼痛 骨科膝关节置换 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给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评价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并谈一谈护理体会。方法:我院骨科接诊106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按照入院时间早晚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常规护理,记录和比较本次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之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拆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体现在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些方面。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方法 选取收治的8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4例患者。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给予骨科护理,从心理护理、监测护理、预防感染、康复护理等角度出发,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护理方法,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经一般常规护理后,恢复有效率为84.09%,观察组患者经骨科护理后,恢复有效率为97.73%,观察组患者最终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老年病人 骨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