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同宗民歌是指一首民歌‘母体”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演变派生出若干“子体”的民歌群落。对中国“同宗民歌”的这种音乐文化传播现象的探讨,始于上世纪50年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论及明清小曲艺术形式上的发展一节指出小曲的变体,某些曲调产生了多种变体如:《寄生草》有《北寄生草》、《南寄生草》、《怯音寄生草》、《便音寄生草》、《垛子寄生草》等。《岔曲》、《剪靛花》等也有几种变异形式。音乐学家易人在1980年6月于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文《〈孟姜女调〉的流传及影响》,其后,又陆续发表了《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情深意长的〈绣荷包〉》、《六首少数民族〈绣荷包〉》,对于一些流行甚广的民歌变体进行比较研究。继他之后冯光钰先生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中国民歌的同宗现象。

  • 标签: 同宗民歌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音乐学家 学术研讨会 传播现象 音乐文化